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最近,我们开启了心平健康学《认识平衡》的读书会,《认识平衡》,是心平健康学创始人王中平老师所著。心平健康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在这个4月,书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研读的内容。本期我们来预习一下本书的第三章。对读书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末尾了解。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我认为认识自己也是很难的。学习心平健康学,并用心平的理论给自己调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 通常人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观点和状态有什么问题,就像两个人相对擦玻璃一样,双方只看见对面不干净的地方,很难发现自己这一面脏的地方,这时可通过看别人的状态,反过来找自己,想想自己是否也有相类似的状态。 过去存过信号的事忘了怎么办?不用担心,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必定会再次反映出来,通过这些事提醒你,这就是对你存有这类信号的平衡。 当你看不惯什么人、什么事,你就总会碰上这类人、这类事,这是自然力随时在提醒你。如果你已经把当年看不惯别人的心理改过来了,以后你的身边就再也不会遇到这种人来平衡你了,因为已经不需要了。 你现在仍对这类人看不惯,以后你身边就还会出现这类人,而且和他在一起,你就有不舒服的感觉。实际上不是现在跟他存的信号重,而是调来了过去你对这类人的不平心理。 心理转变的程度和你对自然平衡理解的深度有联系,可人们往往特别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只要是人,就一定还有没想开的点,这就是你的薄弱环节。只有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转变它,你才会活得更轻松。 面对一个事物,你既要知道有利的一面,又要知道不利的一面,应该平静坦然地对待。不要害怕遇上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只盼望好的事情,任何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 罪跟福也是相对的,可人们往往就怕受罪,盼望福。其实凡是你得到的无论是罪或是福,都是你自己的,要坦然面对,坦然去调整。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跟你心的平静度连着,没有定力就会影响结果。 人要有命论,但不可唯命论。人不承认命的存在,不客观,但是命运就不能变吗?有一部分命是能改变的,比如生气得病,你不生气起码少得病,这一点是你能把握的。 向别人提供帮助也一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别人需要,你心态平静地去帮助他。有些人帮助别人,不是看别人需不需要,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帮。帮完了,别人不领情,反而骂你,你就感到很生气、窝火,不理解对方。 《六祖坛经》里有一句话:“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忘记功劳,我多干我乐意,是给自己的人生逻辑干呢。“就应该那样干”是你自己的人生逻辑,“就不能那样干”也是自己的人生逻辑。 有“我”以后,人不能换位思考。有“我”就是罪孽,后边就会有疾病和痛苦来平衡。平静无我地干,后边就有福气等着你,这是个辩证关系。 “有我罪即生”可以反映到工作、家庭、生活很多方面。私心越重,越得不到你该得到的。是你的,但现在不给你,等你把“我”忘了的时候才给你。 在社会生活中去体会, “我”心出现的时候,会有什么结果?你验证几回,就明白原来如此。通过这些,最终让你平静;要是没有这个体验过程,成功以后能不激动的人很少。 既要把一切看淡,又要有一颗拼搏进取的心。人生没有追求就迷茫了,但如果你的追求太高了,又承受不了,会变成压力,就要把追求适当地降低一点。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素质,包括先天具备的和后天练就的,在哪方面能发展就在哪方面努力。不能实现就暂时放下,说明你的容量条件等等还不够,容量慢慢扩充以后再争取,就能得到了。得到后又会有新的欲望,它可能会给你招来灾难,需要你再扩容。 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要经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的方向。但是人们往往容易产生欲望,刚一顺利,或刚成功,又出现许多想法,于是面对的灾难就多。 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像老子,他们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老子说:“把事情办完,走了。”实际上对他而言已经够了,他再激动,面临的就是倒霉的事。 不只是中国,外国也一样,自然力对全世界都一样。能做到与自然融合的人,生命力就越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美国统一后,部下的将军们都盼着他赶快走,如果他不走,别人没有争总统的资格。 他很明白,提出“给我盖一个庄园就行了,统一后由你们来当总统。”别人很高兴,给他盖了庄园。他走后,别人争总统,但没争出高低来,就又把他请回来。他回来后说,他不会永远当总统。 当时他的很多做法,100年之后,美国还在用。华盛顿只当了几年总统,但他当时做的很多事,成了美国的法律,如果他继续当下去,可能在历史上早就没名了。 人们往往在拼搏成功后,得不到利益,心理就不能平衡。所以说肚量、容量的大小就在这里。投入后没有得到那样大的利益,这时,你真能心平的话,就能扩容。 生活当中,表面上看起来要舍掉一部分,其实在那里面就会得到一部分。但是往往让人舍掉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当你舍掉了利益的同时,也舍掉了灾难。 天黑了该怎么办?天能永远黑吗?天黑了你就睡觉,到了明天早晨天就亮了,天亮了你再接着干。天黑了你非要接着干,非要太阳出来,那不是有毛病吗? 若能辩证地看问题,从两方面都理解了,自己就得救了。所以佛家说“度尽众生,己方度。”度的哪里的众生呢?是度自己当年的信号,把自己所烦的人、所气的人、所恨的人,都度尽了,都想开了,不就是自己得救了吗? 能不能干大事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文化水平不是唯一的条件。什么都往心里存,怎么能成功呢?有人面对问题的时候只会发愁,说明你把这件事看重了,你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你的发愁是多余的。 什么是你的?钱是你的吗?你丢了,别人捡到了一样可以花。官是你的吗?把你罢免了,别人还可以当。到底什么是你的呢?只有“明白”是自己的。 我给别人讲自然力的平衡论,是越讲越多,不是越讲越少,不像钱花完了就没有了,这不是同一个概念。把智慧转变成财富,还是把财富转变成智慧,这是一个目的的问题。既要拼搏奋斗,得到财富,又要能把它放开。 你觉得只有财富是你的,你就要痛苦了,因为它只是用来验证你的明白程度。这时候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强,疾病和挫折就越少,越控制不了、越亢奋,倒霉越大。当你没有容量的时候,到达的位置越高,会摔得越惨。 “明白”是自己的,存的信号早晚也都是自己的,你明白后就能把信号消掉。学平衡论,要学会全面展宽,要活学活用。根据你的素质,你的很多前后因果,去选择你的成功点。 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一方面是你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你后天努力付出的大小,这两方面加到一起才是成功。 你想开多少就能解脱多少,要真从心里把事情看淡,能淡到什么程度,就能解脱到什么程度。你觉得这事不太重,引起的毛病也不太重。有人说“气死我了,我要怎么怎么样。”你得的病就重了。你病的重度和你较劲的大小是成正比的。 有的人表现出的现象同样是这么重,当时可以闹、骂,但事后一会儿就忘了,这类人,毛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人不言不语的,属于内向型的人,遇上事嘴上不说,心里真较劲。他得病轻时,你也看不出来,真看出来了就来不及了。 所以说什么人就有什么结果。懂得这个理论,在自己倒霉时、得病时,就不怨别人,不会说我为什么倒这个霉、为什么得这个病了。明白是因为自己前面有信号,你就坦然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在若道平台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