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健康学》的课程上到第二天,从理论到作为个案的体验到同学们的案例演示,不禁感慨每一个或者严重或者微小的身体症状都和某种心态的失衡有着准确的一对一的关系!不可思议! ——杨浠 课程第三天,针对自己总想控制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学习好,不接受孩子学习不好的点,老师给我做了两次个案,找出的心理原因是自己要学习好的劲大,对自己不好的方面不接纳;深入到原生家庭,找到的信号是自己不接受自己是女性身份,父亲也不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 可是怎么揉球也没有感受,后来老师帮我找到原因是自己对这件事有屏蔽,所以先揉球释放自己在这个点上的屏蔽,晚上再揉球处理的时候自然的就有明显的感受。揉球过程感受到了父亲很深的无奈,叹息,不接纳,还有被强烈愤怒,自卑,不认可捆裹的自己能量全都积压在脐轮那里,随着揉球不断地喷涌而出,身体的感受非常强烈,浑身哆嗦,双手紧绷,压抑的自己不断地嘶喊,眼泪更是止不住的流,还有很多的感受无法表达。最后和自己和解,感觉揉球像是在给自己做身体的调整,双手在脐轮到顶轮之间上下不停运作,感受到手上强烈的气感,速度越来越快,像是在疗愈自己,特别感觉脐轮那里不停的在运作着,感觉到身体不再是紧绷的,而是放松的,特别是腹部。最后在累且放松中睡着了。 感恩。 中医对疾病的看法与西医不同。 比如:网球肘往往是提示身体整个内环境的气血瘀堵。再比如皮疹是曾经误治或失治的外邪入里后又被躯体排出,但又无法彻底排出只能到达体表。 现代心理学对一些疾病有了新的定义,从而弥补了西医的不足,可惜仍然不为主流医学所重视。 比如网球肘是想要排斥讨厌的人或保护自己。再比如皮疹是一些压抑已久的心理创伤浮到意识表面。 但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从中医的角度如何治疗?不是专业医生,我们很难自己操作。 从心理学角度知道问题了,如何解决?即便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也往往需要长程治疗。 从这个角度来看,心平健康学确实补充了一部分短板: 它从中医与心理学的视角,诠释问题的出处而不是只关注症状; 它将疾病与亚健康问题(包括生理上的与心理上的)通过特殊的方式与曾经的经历(不仅是原生家庭)相关联,增进我们对身心不调之情况的觉知。 它借鉴道家的功法,达成心理(气)乃至灵性(神)层面的治疗,而且这部分治疗是可以自己、在家就能完成的,简、便、廉、验。 当然,不是说心平就能彻底替代医学或心理学,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特色与交互,以及个人对不同学科的禀赋与亲和度。 ——天空的空
若道的金牌讲师——横跨占星学和中医领域的天空的空,这样介绍心平健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