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认识平衡》是心平健康学创始人王中平老师所著,它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本期我们来连载本书的第十七章,感兴趣本书的其他章节内容,可拉至文章末尾阅读。另外,【心平健康学(初级)六月线上工作坊】正在报名中,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吧~ 人的痛苦来源于什么?实际上来源于你的较劲和讲自己那半边理的执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什么时候想开,什么时候就能解脱。 学了心平健康学就会知道,把过去存的信号调整了,现在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化。过去的事,可以现在重新处理;你的心,可以回到那个年代,把你想不开的那件事,换个心情重新处理一遍,现在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原来有一件事我做得不好,不该那样无理地和别人较劲,现在做自我批评、反思自己,那个发射源就会起变化,身体也随之产生良性变化,这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不是从现象上去追究行为,重要的是心,是观念的转变。 针对某件事,如果把心理因素刨出去,单从现象和道理上找原因,那就找不通,包括很多好心。社会上为什么说“好人不长寿”?因为好人做事就为那个“好”,总顾面子,其实活得很窝囊。 有人说:“遇上他,气出我一身的病。”你反过来想想,遇上他还能治你病呢。不要怕遇上事,遇上的事是来给你治病来了,消信号来了,不用怕,不用紧张。 通常人们出于关心,嘱咐多注意,实际上却是把信号调出来了:“你可别这么着,那样会对身体不好!”你就缩手缩脚,使得你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窄。 通过心灵与身体的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地调整心灵和身体,更容易解脱。想真正深层地解脱的人,重点不在调整一件件个别的事情上,而是接受自然平衡理论,明白自然力对人生的影响。 你再有本事,也要受这个力的控制,也逃脱不了这种控制规律。我们的每一闪念都在时空中记录着,有人说“我干这事谁都不知道。”其实都在这儿呢,自己忘了都不行。很多事你都忘了,但它会在适当的时候用病来干扰你。 一件事,不论大小,都有把它看得很重、当回事的人,也有把它看得很淡、不当回事的人。把事情看得过重还是过轻,第一来源于你的感觉,第二来源于你的逻辑定位。事的大小在于自己的心,从观念上先平淡下来,再平静地解决事情本身。 有人一提到在单位干活儿就愤愤不平。其实你在单位不是给某个人干的,你到底干了多少,自然是了了分明的。你干就坦然地干,要不就不干,这样都不得病;干了心不平,后边等着的就是病,或是较劲不干也仍然是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果,信号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遇上什么了,你就想你为什么需要它,心平理论学得越深越会发现,其实你遇上的事正好是你需要的。因为你在这边偏激大了,这事就从那边来平衡你。 我们通过自然平衡理论调整了心理之后,你再看世间的事物,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前有些问题很难想开,比如你觉得“明明是对方骗了我、欺负了我,我已经吃了亏,反倒让我把心平下来,这太难了!” 如果能想到“我根本就没倒霉”,或者“这些倒霉本来就是我的,是平衡作用的必然结果,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或者“倒这点儿霉算什么,倒完了就过去了,只不过是来回的平衡而已。 ”或者“正好以前我欠他的,他拿走了正合适,这样就平衡了。”你这时是什么心情?你理解这个世界越深,心平的程度才能越来越深。当然,能这样想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过分的不是行为,是心情。你能定得住,你就能具备超常的能力,能克服不良的感觉。你的心,能静到常人达不到的程度,你就能忍受一般人忍受不了的考验。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在若道平台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