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斯蒂芬·弗里斯特三日工作坊回顾: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你的使命

(2024-10-21 09:42:43)
作者:翀子

作者/编辑/图片/封面 翀子 ISAR认证占星师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2日至14日,深受中国占星学子敬爱的斯蒂芬·弗里斯特老师终于来到中国开设线下工作坊。在为期三天的职业占星工作坊中,若道君深深感受到斯蒂芬老师讲课的魅力,在此分享给大家。



image.png
Let your flowers open
Your mission will find you

Don’t waste time to find your mission
Take time to develop your talents 
that desires to be polished & released

When the flowers open
The bees will come


——斯蒂芬·福里斯特 于2024北京工作坊

image.png



当生命之花盛开
使命自来
不要浪费光阴,寻找你的使命吧!
发展你的天分与潜能
让它们发光、自由的飞翔
当生命之花盛开
蜜蜂自来



以上这段从斯蒂芬老师嘴里说出的话,是被众多参加工作坊的学员们深深刻在心里的话,它似乎成为了此次职业占星工作坊的精神格言,其中的关键词不断被台上的斯蒂芬老师提及,也不断被台下的听众们感慨与回味,它成为连接台上与台下、老师与学生、西方与东方的桥,那桥上,铺满了鲜花,洋溢着香气,人们徐徐而过,手捧蜡烛,眼中闪烁着晶亮的光。


三天,72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时钟的滴答声,是上课前的铃响、是斯蒂芬老师话语的韵律,也是课堂上每个人的心跳。当下即永恒。


图片


金秋十月,爱的重逢




斯蒂芬老师的工作坊,常常选在天秤座的月份。天秤月,是金星掌管的领域,是爱与连接的世界,也是我看向你、你望向我,我们彼此拥抱的时节。在工作坊第一天的签到现场,学员们和工作人员互相点头微笑、在签到簿上签上姓名,那简单流畅的动作,即如同初次见面或再次相遇时的握手与拥抱。


老师上一次的中国行是什么时候来着?我开始在若道公众号上搜寻信息,啊,是2019年。五年,那么长,但似乎也那么短,尤其当75岁的斯蒂芬老师拿起话筒、站上讲台、开口讲出第一句话时,台上与台下都明了,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时间与距离并没有让彼此疏远,金秋十月,我们与斯蒂芬老师重新以线下工作坊的形式重逢。


图片


爱是拥抱,爱也是信任。


斯蒂芬老师在工作坊提到天秤座的“爱”时,提到了信任,而这份信任放在他与中国学员之间、展现出来的小插曲是,老师在出发前,手机出了问题,他在没有通讯设备的支持下、依靠电子邮件与大卫老师联系,度过了跨越大洋与时差的远距离转机旅程,在北京首都机场收到了等候他的中国朋友们捧过的鲜花。


虽然老师笑说,很多年前大家也是没有手机的,但听到这段插曲的人,我想,都明白这背后传达的、关乎爱中的信任。


“职业占星工作坊”,是斯蒂芬老师此次中国行的教授主题,而他作为国际占星学界中的“顶流大师”,他本人的职业生涯与生命历程恰好是本次工作坊主题的最佳注解。天时地利,人事相合,在天秤座的月份、月亮在水瓶座与双鱼座行进的三天里,占星学子们与老师的相聚、学习、交流,收获了宇宙给予的礼物。


图片


花开绽放、蜜蜂自来




10宫、6宫、2宫,是斯蒂芬老师围绕职业占星重点展开讲述的星图上的三个宫位,这三个土象宫位,传达了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建构”些什么的路径。这条世间之路,是听到内在声音、释放天分与潜能、磨练技艺并使之传递的渴望,它回应了每个人生命旅程的进化方向,描绘了此生使命的生动图景,也告诉了我们如何踏上这条路、使之明朗宽阔的方法。


我们是我们自己,却又不止如此——路的建成与通达,利己的同时也为利他,而人类足以延续的动力之一,便源自于此。

image.png


使命,这是听上去令人立刻严肃起来的词,它常常被设想的过于宏大,以至于人们觉得它只存在于“伟大人物”身上,而占星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发现,原来每朵花都有它盛开的意义。它于自己,是完成生命的绽放,于其它花朵,是呈现百花争艳的多样芬芳,于自然,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平衡与生命力的绵延不绝。


星图的最高点,是等候鲜花盛开的地方,那里的花香四溢、你的心若幽兰,自会引来蜜蜂群群,从而使得花香远播,人们驻足赞美。


图片


磨炼技艺、肥沃土壤




花朵的盛开需要什么?阳光、空气、雨露,还有土壤中的营养。当你找到了人生使命,开始踏上不断完善自我、释放能量的旅途,又有哪些技能、哪些力量可以祝你一臂之力?


我们在代表处女座能量的星图第6宫里寻找答案。如同一日三餐保证我们的能量、充足的睡眠令我们每天起床时精力满满、合理健康的生活作息是身心纠偏的有效方式,承师、研习、打磨……在看似平常琐碎的日常生活里,它们是令使命之花绽放的肥沃养分。

image.png


日复一日的细细打磨,就像工作坊里学员们在台下听讲的每一分钟里、专心品味老师的话语,将它们转化为滋养自己的肥料。聚精会神、动笔记录、聆听并反馈、提问且思考、休息时的分享与讨论......工作坊的现场,便是工匠打磨技艺的绝佳呈现。


三天的学习,或醍醐灌顶,或润物细无声,它在有形无形之中,给每个人的花圃提供了一点养分。如何消化、转化,使之成为自身能量的一部分?这里没有正确且唯一的标准答案,它会依循每个人的生命流动,跳出独属于自己的舞姿。


图片


找到自信,勇敢前行




每一次线下工作坊面对面的相聚,除了对占星技能的学习与提升,更多的,其实是老师对宇宙能量、个人星图的诠释,给予我们对于生命的莫大信心。

这份信心,不是莫须有的盲目赋能,也不是心灵鸡汤式的温柔抚慰,是通过天地之道的道法,讲述着无常中的恒常、变化中的不变,而那恒常与不变的立足之基,便是我们对自身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生命地图有了更清晰的剖析、对四季轮转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共鸣。

在2宫的领域里,我们看到自己的限制,也看到突破限制的方法,获得自信并不容易,但在慢慢前行与逐渐积累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完成此生使命不可或缺的信心钥匙。

图片

个体在集体中沉浮,水滴与海洋汇聚,在更广阔的浪潮中,我们无法避世自处。有时候,与其说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如说我们常常担忧个体生命是否会被大浪吞噬。有铺满鲜花的坦途,就有布满荆棘的道路,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如何找到信心?

占星学的迷人,在此刻再一次展现出来。跳出个人星图的描绘,人体集体的河流会流向何方?斯蒂芬老师的话语,是智慧的启迪。当冥王星进入水瓶座,我们会看到不同形式的人类集体创伤会重现于世,但不要忘了冥王星的关键词,清理、转化与疗愈。看见那些创伤,面对它们,疗愈它们。

这些话,何尝不是给予了听者勇气,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看见它们,便已有了跨越它们的准备。看见真相,心怀慈悲,让我们生出前行的信心。

薪火相传,后会有期




斯蒂芬老师在描述6宫关于导师与学徒的关系时,描述了一个场景。画面里,一位手捧蜡烛的人,以自己蜡烛的火苗,点燃了身后人手中的蜡烛之光,然后,他自己的火苗熄灭了。接着,那位被点亮蜡烛的人,重复着前人的动作,继续点亮了下一个人手中的蜡烛。就这样,蜡烛一根根熄灭,一根根被点亮,持续不断,绵延不绝。

这便是师承与传承,也是斯蒂芬老师与现场众多学员在工作坊中做的事。老师在讲台上把自己几十年的积累娓娓道来,学员们在台下静静聆听,理论的阐述、案例的讲解、有问有答的互动,是老师口中那个意象故事的现实版诠释。

工作坊第二天结束,偌大的会议室里排了长长的队,大家手捧斯蒂芬老师撰写的书籍,等候老师在书页上签下名字。那签名,似乎成为彼此联结的记号,它是书中智慧的传递管道,是读者与作者、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点点烛光。

在我撰写文章的当下,斯蒂芬老师已经踏上飞回美国的航班,短短的中国之行,他留下很多智慧的话语,也带走很多温暖的祝福。时间不是距离,空间也不是,三维世界的相聚与分离,从来不是阻碍。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录制的一段段画面,留在心里的一句句话语,都是我们彼此连接的见证,是我们在此生滋养自己的养分。

花开绽放,余韵留香,祝愿每个人都在星河之中,璀璨发光。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图片
END

翀子

ISAR认证占星师(2019年获得)

若道2019届核心课程毕业生,若道微信公众号兼职编辑

咨询微信:carolinemichong

微信公众号:LumosTrueSelf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