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过滤器
每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经验完全取决于身体感官的感受和脑袋中的信念。体验者本身的意识决定了的现实。占星学的实践者很明白各种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如何反映了创立这些理论的心理学家们自身的出生图;很明白文学主题如何反映了作家们本身的人生;电影反映出导演的心智;演员选择的角色反映了他们的行运(行星的运行到此人出生图上什么位置)。每个印象都得经历每个个体独有的身心过滤器。因此,考虑到“个人真理”的主观性,对于确认真理而言,我们最多能够期待的不过是,这个适用于现实的标准是被尽可能多的人所广泛认同的。
为真理而战的背后
所以,既然每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经验完全取决于身体感官的感受和脑袋中的信念,那么越多人信仰某一信仰体系,这个体系就掌握了更多的权力。这就是为什么布道对基督教那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模型的捍卫者们,例如英国的演化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和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会投入如此之多的精力来捍卫科学信仰的信条、并全力以赴抹黑他们认作迷信的占星学。他们非常了解针对真理的战争的胜负中最重要的是赢得人们的情感和信念。为信仰而战是保持权力及影响力的关键。
不论对反对占星的人,还是对支持占星的人而言,捍卫自身信仰的欲望是自然的,虽然也时常误入歧途。个人的身份认同和自身的信仰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观点中也难免倾注了个人情绪,毕竟对信仰的辩护往往构成了对个人身份认同的辩护。人们在整个成人阶段都固守自身的信仰——尤其是当这份信仰和他本身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时,而这是正常的。最后,当特定理念的顽固拥护者本身式微时,新理念的拥护者就会逐渐崭露头角,如此,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剧变。
二元论中的统一
当我们开始将上一个世纪的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哲学成果进行整合时,“过渡”和“转型”就开始了。相对论表明主客观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身心之间的交互性。(备注:参考文献三)人们渐渐明白了这一点,“对立之中有统一”;也正是这种意识让人们相信,我们能找到理性科学与没那么理性的占星学之间存在着的交汇点。占星无法通过二元论(译者: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实体)的思维法来证明自身的正当性。但现代科学也有同样无法通过二元论的逻辑证明的东西。光凭老式的科学手段、坚持实验的可复制性而不考虑时间的变迁(译者:即星体的运转轨迹已变)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这只会将现代科学和占星学都带入歧途。确实,成功的占星实践事实上得仰赖占星师的头脑和他(她)意识的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主观真理
占星学将各种事物的意义都归因到“行星事件”上,并认为推动宇宙运转的这股能量有着内在的智能。占星师还会说,演变中的宇宙的运动和人类心灵的发展之间有着天然的共振。我认为上述说法是非常符合实际的假说,而那些抛开对这一假说的真实性的疑虑、并尽心尽力体会、实践它的占星师们也得到了“智能宇宙”给他们的回报。从另一方面来讲,怀疑者们临床实验般追求科学客观的验证手段在“解读宇宙”的过程中不会收割什么结果,而热忱的信奉者们则会置身于跟宇宙的支持系统之间的对话中,魔力一般地推动了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3. 参考阅读西藏喇嘛Tarab Tulku XI所著的《西藏心理学与精神疗法(Tibetan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这里提供一处私人藏书, Lener Hanberg,电话+45 4586 2027。
关于作者:
Adrian Ross Duncan是名全职占星师。七年以来,他不仅是哥本哈根占星协会的主席,还管理着占星师顾问的精修学校AstrologSkolen。著有《地球和占星的行动时间:转型与授权》(Doing Time on Planet Earth and Astrology: Transformation and Empowerment)。更多信息请见网站www.world-of-wisdom.com
翻译:周恩 转载请注明若道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