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土星女性神灵的特质吗?
这些土星原型衍生的女神告诉我们,希腊的神明克罗诺斯不是土星原型唯一的面孔。不过,我们的思想还要继续超越这些女性神明形象,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形象早已在父权制的镜头下遭到了扭曲:因为这些希腊-罗马传统中的女神们向女性诉说的更多的,是她们在父权制下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她们原本的样子。
荣格派分析家西尔维亚·布林顿·佩雷拉(Sylvia Brinton Perera)在她的大师级作品《下降到女神:女性觉醒的方式》中写道:
在西方世界,上界女神的大部分特质要不是被神圣化了,要不是就被男性神明取代。这些特质被父系社会制的道德和美学法典过度压缩、或过度理想化,失去了本色。因此大多数的希腊女神都被她们的父亲吞噬,希伯莱的女神失去了力量,只剩下的缩减版或定制版的女神。女神曾经拥有的大多数神力也和今日女性的生活失去了联系:真实、爱玩、充满激情欲望的女性特质;强大、独立、任性的女性特质;野心勃勃,尊贵,多面的女性特质。
土星原型的女性面向是尊贵、有情欲、强大和多面的。老者意识的阴影面是分裂,隔离,失联和孤立:和人际关系分离,因此也和爱与目标分离。
女性的智慧帮助我们理解死亡
我们如何书写自己人生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对土星角色的宇宙论理解。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分裂的、无意义的,是缺乏精神目标的物质,那么我们的苦难、痛苦和死亡就失去了神圣的光辉。痛苦、苦难和死亡变成了我们要征服和控制的目标,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避免它们。
女性的智慧在尊重死亡的生命轮回中扮演中心角色。和死亡相伴的至关重要的过程,是悲痛——即感受、承认和放手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能力。悲痛是一套净化的过程,通过尊重过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当下。无法悲痛实际上阻止了我们充分体验当下,因为我们还没有释放过去。悲痛我们所失去的,驱使我们更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通过承认死亡带来阴阳两隔,我们又重新与周围的世界产生联结。
时间的女性化观念提醒我们,生命有自己的周期,而且死亡无法避免。史蒂文斯·沙利文写道:
“从女性视角来看,怀孕、生长、出生、萎缩、衰败和死亡都是周期循环的一部分。每种时间段都同样具有效力,同样是固有存在的,是生命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视角承认,死亡对于生命永续是必须的,因此接纳生命中各式各样象征性的死亡:希望之死、婚姻之死、计划之死。”
我们生命体验中的象征性死亡——受伤、失败、判断错误、过去的决定导致的负面后果——帮助我们逐渐成熟,变得真实。
你会在何处经历象征性死亡?
出生星图中土星的位置暗示了,我们为了灵魂成长,会在何处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象征性死亡。我们越能对这个过程臣服,土星就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一个切断我们潜能的消极的土星,转变为帮助我们接纳自己本来的面貌,成为多元多维度的生命。
塔纳斯转述道:“土星暗示了我们一生都要克服的难题,目的是达到高层次的灵性觉醒。”
如果我们允许自己体验象征性死亡,接受它们的教导,就能让自我变得审慎、成熟、坚定和深刻,开启自身最大的潜力和创造力,理解生命中的收缩和失去。不试图减少痛苦和苦难,相反,接纳和尊重悲痛与失落。我们必须给予自己时间和空间,感受悲痛过程带来的每一丝情绪和意象。
土星是原型万神殿的守门人,不仅守卫着三颗超个人领域的外行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还守卫着每个行星原型最深层的表达。土星也是门槛的守卫者,我们必须在土星的试炼中经历死亡,才能接触原型的多元表达宽度,激活我们深藏的潜力,疗愈我们的个人和集体历史。
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点
死亡必将发生,生命总有尽头,事物必将终结,女性智慧深深了解这些。死亡和痛苦是我们活着的代价。正如荣格所言:“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人都在受苦,这一核心的真理赋予我们慈悲,而“慈悲”的字面意思就是“一起受苦”。从女性视角诠释死亡加深了我们对土星的理解,不断在我们经历的象征性死亡中找寻意义,直到我们的肉体真正死亡。
克里斯多夫·M.·巴赫(Christopher M. Bache)是一位意识状态的深层探索者,他为我们分享了如下观点:
“在一个人经历了多次死亡和重生后,最终死亡的概念也失去了意义。通过重复地学习,他在内心最深处理解了,死亡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破碎,全部的生活现实可以反复被毁灭,但最深的本质总是会重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死亡仅仅是检验净化程度的标尺。”
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必然和自然的转化过程,最终通向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生命体验,但是在转化过程中,感受痛苦、失落和悲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新审视土星的女性面,对于我们经历痛苦和苦难,以及从中找寻意义有直接影响。这种重新审视属于每一个人,因为女性面和男性面一样,一直并且还将继续存活在我们每个人体内,无论男女。我们每个人对死亡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式。
让我们跟随土星一起进化
土星原型和我们祖先的根源有关,它是塑造和维持自我的无形结构,是我们从过去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继承来的。一位占星师解读土星的方式,从本质上透露出这位占星师对苦难、挣扎、业力、成长过程、天命和个体创造性等与生命境遇共处的深层能力的看法。从心理层面上讲,对土星的诠释直接透露出一个人的命运感和宿命感、自由程度,以及与其他原型之间的共同创造力。
土星的本质不是囚禁人类的僵固牢笼,老者意识带来的挑战也不会通过逃往某些新原型就得到解决。一方面,占星传统带有一种结构上的决定性谬误,将土星完全等同于老者,这一思想是目光短浅的,没有重新审视和进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也带有自生性谬误,不耐烦地飞去膜拜我们还一知半解的新神。
其实,解决问题的顺势疗法药方就在土星本身。通过揭露土星的女性面——经验性的知识变成智慧,苦难是有意义的,死亡起净化作用,时间有质量,存在投胎转世和心灵生命的显化——这样我们既没有偏离土星原型,同时还发展了它。这就是参与的本质:由我们自己,创造有益生命的新思想形式和形态场。
当我们不再害怕土星时,我们就能开始与命运合作,信任它并且爱上它。我们不再被压迫和暴政所产生的恐惧控制。耐心、奉献、慎重、成熟、智慧、转世和化身,都是土星珍贵的教导和无价的礼物。正是在土星的结构下,我们日复一日,通过练习、重复、坚持不懈和积累经验,得到来之不易的能力,共同创造和展现我们的生活。
通过持续的艰苦工作,我们可以将旧传统转变为新的道德架构和伦理系统,帮助人们提升生活品质与活力,拆下上帝的旧面貌,树立重生的新形象,对生命每时每刻不断进化的复杂多样性满怀敬畏之心。
关于作者
杰西卡·加菲尔德-卡巴拉(Jessica Garfield-Kabbara),占星师,心理咨询师,注册的婚姻与家庭治疗实习医师。从2007年开始实践原型占星学,提供占星咨询服务。她也是月度播客“关联性:原型占星学播客”(Correlations: The Archetypal Astrology Podcast)的嘉宾,该节目已开播5周年。2014年,杰西卡在帕西菲卡研究生院获得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深度心理学。她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理查德·塔纳斯、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以及原型占星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杰西卡教授原型占星学和深度心理学,也积极进行深度心理治疗方面的实践,将原型占星学的智慧和洞见同深度心理学整合起来。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