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一个缅怀故人的日子,曾为北大学子的李悠悠女士,实名举报长江学者沈阳,揭露了一段尘封20年的权力性侵事件。“性侵犯”一词,再次跃入公众视野。
李悠悠在发文中称,自己是受到了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在新年首日实名举报12年前对其进行性骚扰的北航长江学者陈晓武一事的感召;就像后者,也是接棒“Me Too”运动的勇敢之举。
(注:2017年10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了两位女演员Rose McGowan和Ashley Judd对韦恩斯坦的性骚扰指控;五天后,《纽约客》杂志刊发长文,13位女性在文中指控韦恩斯坦性侵。后续事件的发酵,在西方社会引发了一场受害者站出来指认有权势的性侵者的“韦恩斯坦效应”(“Weinstein Effect”)。许多女性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遭受性骚扰、性侵犯甚至强奸的经历,并加上关键词“#MeToo”。)
在这一波接一泼浪潮中,相比2017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学生阿廖沙在微博上公开指控班主任之父性侵的遭遇(事发后,阿廖沙一度遭到孤立和诋毁;其指控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病人的某种被迫害妄想),我们从卑劣亦看到了勇气,从陈腐中看到了进步,亦从伤痛中看到了希望。
“性侵犯“的议题,从心理学到社会学,从法律、体制到文化都值得深入探讨。但今天,笔者只想把这篇文章,写给那些此刻正独自在黑暗中舔舐伤口的人……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均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论在哪种文化中,无论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最终能够将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分享出来的人们,都是了不起的勇者。而如果受到伤害的亲历者仍然选择沉默,一样可以被深深理解。
除去身处的社会对此类事情的态度,可能令其受伤及恐惧的舆论与外部压力;他们内在的心灵,也会经验到一种足以将其拖坠到黑暗的深渊的情感,那便是“羞耻感”。
研究表明,因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痛苦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被侵犯的人们往往会转而以某种方式责怪自己(至少这是可控的): 怪自己唯命是从,怪自己羞于启齿而纵容虐待得以继续,甚至怪自己的行为或衣着“引诱”了施虐者。越是在生命早期经历性侵或性虐待的个体,越会将遭遇归因于自身。
与此同时,被侵犯的个体,会认为身体上的伤害无可逆转,自己就像一个残缺了的物品;产生恐惧、低自尊、压抑的愤怒、失去信任的能力、无法自主等反应。
心理学研究指出,“羞耻感”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存在一些“不能公诸于众”的东西,让人趋于沉默、回避人群。它会使人们因源于感觉“自己不值得”,而带来指向“自我毁灭”的自我惩罚倾向。
深埋于心的羞耻感,会影响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信心,自尊心、身体意象,到理解并共情他人的能力、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做好父母的能力,再到工作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及关心自己的能力。它会体现为许多的个人问题,包括:
自我批判和自我责备
自我漠视
自毁行为(如使用食物、酒精、毒品或香烟虐待自己的身体;自残;易出事故等)
自我破坏行为(如与自己爱的人挑起争吵或打架等)
完美主义(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失误)
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
相信被人真正了解自己后会不喜欢或讨厌自己
讨好他人
对他人非常挑剔(试图摆脱羞耻感)
暴怒(时常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或路怒)
反社会行为(违法乱纪)
通过受虐或施虐行为重复虐待循环
即使了解到羞耻感对个体及其生活极大的破坏性,许多心理治疗师也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它,但对真正经历着这一情感折磨的个体来说,直面自己的羞耻感仍然是一件非常痛苦困难的事。那些在性侵中受害的亲历者,即使被无数次告知“这不是你的错”,要真正走出这浓重幽黑的泥沼,仍有非常艰难的路要走。
随后,我们会引用一些心理学学者提供出的实践方法以供参考。现在,先让我们转向象征学的领域,寻找一些或许能够带来心灵力量的指引。
从心理占星学的视角,心理学对羞耻感的定义和描述,它带给个体的内在体验; 包括当这种痛苦的感受过于强烈,心灵启动防御机制,将其压抑在潜意识中,使其暗中破坏和吞噬个体生命的过程,都让我们联想到占星符号——冥王星。
作者注:必须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意味着出生星图中冥王星被强调,或者重要的冥王星行进时,就一定会有性侵的经历或事件。象征,并非简单的逻辑因果。
冥王星的运作带着一股激烈的力量,而且是一种超个人的能量,当它显现的时候,常常会让人觉得完全失去控制。冥王星能够象征出通常意义上的现实的彻底毁灭。这样一股彻底的破坏力,个体不能只是用一个替代性的现实来面对,而必须在其上建立起一个新的现实才行。
如果我们认可,“成长的进程”是人类心灵的本质,冥王星就象征了这一进程中,心理必须承受的,包含毁灭与重生的危机时刻。
遭遇性侵或性虐待的经历,个体会自觉丢失了纯真和尊严,被所背负的羞耻感压跨。“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的信念会蒙蔽他们看待自身和世界的双眼。这时我们看到冥王星负向的一面:个体的心智会一直停留在受害时的水平,阻碍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甚至会在一生中不断地重复虐待行为。
然而,如果我们对生命本有的智慧和秩序升起深层的信仰,就会发现,这其中同时蕴含了从对心灵不再有用的形式和内容中解脱出来的能量。
占星家罗伯特·汉德曾对冥王星有一段精彩描述:
我们在一些有强烈冥王能量的人身上,看到了这股净化之火的运作。
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路易斯·海。
1岁半,父母离异、母亲再嫁,经常被继父暴虐;5岁,惨遭一位酒鬼强奸;16岁生日不久,生下了一个小女婴,因无力抚养,婴儿刚刚出生5天便母女分离……后来她逃到纽约,历经坎坷,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却又在14年的婚姻之后被丈夫遗弃。
在这样的打击下,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心灵科学和心理康复的学习。1976年出版处女作《治愈你的身体》。不久,露易丝被确诊患有癌症,她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康复的思想。她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6个月后,她逐步摆脱了癌症,并将用重建生命的智慧帮助更多人,作为此生奋斗的事业。
路易斯·海,从废墟之上,重建了生命的力量,在黑暗中焕发出光芒,并以爱和希望照耀了千千万万人。
路易斯·海出生星图,由开普勒制作
她的出生星图中:冥王星紧密四分天秤座太阳,三分天蝎座土星,并六分金牛座火星。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奥普拉·温弗瑞。
她是一个私生子,由外婆抚养长大;9岁遭人强暴,14岁就和男朋友生下一个早夭的孩子;她曾抽烟、酗酒、吸毒、浑浑噩噩度日。
这个似乎被上帝放弃的孩子,如今成为被大学开课研究的“美国文化现象”;其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吸引着全球3300万名观众;她也是畅销书作者,曾五次登顶福布斯年度名人榜,今年1月荣获了金球奖终生成就奖。
这个荣耀的新人生,一样建立在被催毁的旧世界之上。奥普拉一直到80年代事业站稳脚跟后,才在一次采访中对公众坦言过去:”我几乎被毁掉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告诉自己已经治愈了,但是没有”,“我心里觉得特别羞耻,我在无意识中老是为那些男人的行为责备自己。”
奥普拉·温弗瑞出生星图,由开普勒制作
她的出生星图中,冥王星对分了落在水瓶座的星群:太阳、金星和水星,其中与水星的相位最为紧密;精准四分了天蝎座火星;同时落天蝎座的土星也精准四分了太阳。
人生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并不意图进行任何比较,但这些涅槃的凤凰,确实在人生中强烈地实现了冥王星的转化能量。他们是世界上冥王星能量的通道,向我们真实显化了死亡和重生的力量。
这种彻底激烈的转化,必然伴随极为坚定的意志。冥王星最不寻常的一点就在于,其能量往往同时以一种对立的形式示现,就像黑暗与光明、痛苦与快乐,死亡与新生。其正向的能量面向,只有通过其反面才能被了解。冥王星在效果上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代表了一种建立在事物本性上的进化力量:需历经生长,死亡、解离,然后转变成另外的事。
当生命经历冥王星的历练,如果我们愿意信仰毁灭-重生之转化的必然性,就能唤醒自我踏上深度疗愈之旅。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引:
研究性虐待的美国学者Judith Herman在《创伤与修复》一书中提出了五个创伤修复步骤。
1. 安定:找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你在其中感到安心、不再担惊受怕,同时这个环境可以帮助你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2. 诉说:向你信任的朋友或治疗师诉说(或书写)自己的创伤,尝试在面对创伤的过程中接纳自己, 理解创伤的发生不是自己的错,而创伤是可以被修复的。这个过程中建议有专业人士的陪同(比如心理咨询师、社工等),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 转变:从诉说创伤的过程中转变自己对于创伤的回忆方式,把讲述方式转变为“自己克服了这么多”,感受自己在修复过程中的力量。
4. 建立: 重新建立自己对不同关系的信任感,尝试一点点重新找回安全感。
5. 和解:尝试和自己,也和过去的创伤和解,尝试不将创伤当做自己身份认同最重要的一部分。再次找到自己的使命感与意义感。
此外,一个与冥王星象征呼应的古老苏美神话,对如何面对冥王星能量提供了一种非常深刻的洞见。
天界女神Innana,是一位活泼性感而快乐的女神,一生无风无浪;但她有一个主宰阴间的邪恶姐妹Ereshkiga(意为:地底宏伟宫殿中的女士)。故事开始于Ereshkiga丈夫的离世,Innana前往地府参加葬礼,向自己的姐妹表达哀悼。然而,处于极度悲痛中的Ereshkiga却责怪Innana闯入她的领地,残忍地剥去了她一切的力量之后,将其杀死挂与铁钩之上,任其腐烂。
Ereshkiga童年时因为被强暴而遭放逐阴间作为惩罚,她一直对此不公感到暴怒,同时也饱含受伤和沮丧之情。丧夫又杀死自己姐姐的Ereshkiga此时还面临着难产的危机,故事来到了最低点,“当一些事物死了,一些新的也将出生”。
Innana的女仆为拯救主人,找到Innana的外祖父——象征水与智慧之神Enki。他应用自己指甲中的垢创造了两个看起来无性别、不显眼的“送葬者”人偶,把他们送进阴间实施拯救。
送葬者到达阴间后,专注在Ereshkiga身上,对她表达怜悯同情。当难产中的Ereshkiga悲叹高呼:“伤痛就是我,我内在的痛”;送葬者回应:“是的,正在叹息的你是我们的女王,你的内在极痛”;当她因痛恨自己阴间女神的身份高喊:“伤痛就是我!我外在的痛!”;送葬者回应:“是的,正在叹息的你是我们的女王,你的外在极痛”。
他们告诉Ereshkiga,“你有权的,你要投诉或继续悲呼多久都可以,只要是你希望的;我们仍然接受你”。
送葬者对自己的悲悯和接受,让Ereshkiga惊讶无比(她所象征的主题是大多数人花一身去躲避的),作为回报,她让Innana重生了。
Enki教导送葬者去肯定生命的力量,即使生命的力量以痛苦受难的方式呈现。即使在黑暗和负面中,仍然有一些东西值得人去敬仰,也总有一些东西正待我们去弥补;而“接受”也让治疗的魔法生效了。
这个令人落泪的故事,极佳地隐喻了疗愈那些冥王式际遇和情感的重要一步:慈悲心,特别是受伤者对自己要升起慈悲心。
美国著名心理医师、在儿童和成人创伤领域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贝弗莉·恩格尔,一位也在儿时有过被性侵经历的女性,在其著作《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中(某当、某东等均有中文版出售),详尽地论述了如何运用“自我悲悯”的方法,疗愈羞耻感,获得重建生命的力量。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需要者阅读、实践书籍。
生命中的黑暗和残酷,确会令人有倍感无力,甚至绝望之时;但此处,笔者想引用奥普拉在金球奖演讲稿中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采访过一些人,他们能够忍受生活带来的最丑陋的事。他们所有人似乎都有一种特质,能够为了更美好的早晨而保持希望,即使身处在最黑暗的夜晚。所以,我想让所有在观看这个演讲的女孩知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衷心希望,会读到此文的女孩知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薇安
全职心理占星咨询师、ISAR认证占星师(2016年获得)、若道兼职助教
北大心理学硕士、MBTI国际认证施测师
若道认证生时校正资质及COAC高阶资质毕业生
微信ID:weianhuilai
公众号ID: Radio-for-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