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怡老师4月21日在若道正式开讲易经。为了让更多人对易经有所了解,我们整理部分讲课内容,以飨大家。
本文根据吴怡老师易经课程第一讲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
缘与易经
首先,我要谈个缘字,缘分的缘。印度佛学讲缘生缘灭,中国哲学不讲生灭法,而是转化。
我借易经跟同学们产生了缘分。我们所谓老师跟学生,也就是师生缘。我和占星团体讲易经,也是结缘,虽然是很奇怪的缘。我把易经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中,三十次讲座以后,易经就与每个人结缘,这个缘可以自己去发展,所以这叫做生,生生之谓易。同学们接受了这个缘分,然后他自己跟他的一切外在的环境,也是产生缘,这都是一个缘的作用,是转缘为真。
中国哲学家、中国的禅师们,他们把握现在的缘,把它转变为真实的、永恒的,这就是转缘为真。
中国哲学讲功夫,是一种功夫修养。易经不只是算命,算命是一些小技术。
易经的64卦,是宇宙人生的64种格式和典范,实际上就是64种不同的缘。每卦六根爻,共384爻,就是384种生活上所说遇到的缘。所以在我们占卜到每一个爻上,就是我们所遇到的机缘。真正的功夫,你在易经里面所学到的,是怎么样把你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缘把握住,转变它。坏的转变为好的,麻烦转变为顺利,凶转变成吉,这是一种功夫。
人欲也是缘,我们都是有欲望,有欲望就有缘,所以我们把人欲一转就转到天理,天理不是另外一个问题,天理就在人欲里面。真不是另外一个存在,真就在缘里面。
易经的作者和用易者,对种种的缘都能面对它们、正视它们、处理它们,所以易理就是把这些缘转为真实生活上的指导的行为。所以易经的道理就是转缘为真。
无用之用
我认为做任何一种学问,不要强调“有用”。因为你可能会被“用”框住,看不到学问里的“大道”。如果你都拿有用、没有用的眼光去看一个东西,第一是功利的,第二这个用是暂时的、狭窄的,你看不到大用,只看到小用。所以我们普通一般人讲的“用”都是指的小用,不是指的大用。
讲无用之用,讲的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诸位都知道的是庄子。庄子讲无用之用是谓大用,你就无用里面去用,要懂得无用。
我窗子旁边下面有个小院子,我说在这个院子里面,我每天早上散步半个小时,只有前面的松树,我对着蓝天,我说我对着蓝天,看到那个天,诸位要注意,我看到的现在的天,同样是孔子在2000多年前看到的天,同样是周文王所看到的天,同样是很多哲学家所看到的天,是同一个天。是不是?
这就是像荣格讲的共时性,穿越了时间的轨道。这是禅宗讲的,禅宗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僧肇的《物不迁论》,他说我们要超越时空的话,2000年前的孔子,现在还在那里活着,还在传书、传道,还在那边周游列国。
所以从我现在看到的天也是孔子看到的天。从这个地方,你可以超脱了时空。所以我说这个院子里散步,我没有想到什么用不用,但是你可以打破这个时空,摆脱烦恼、昏沉。
但是这个院子每个人都有啊,普通人家里都有个院子。没有院子,他打开门前面也是可以看到天,但是今天我们有几个人去看看天,有几个人会想到这个天,也是两三千年前,古人所看到的天,是同一个天,没有人去想。这个院子,就是我们的心。
所以在我们心里面有一片院子,有一片土地,所以在这个地方诸位注意,你是超乎用和不用。所以我说谈小用、谈有用,那只是小。你说,我用易经,我能转缘为真,我的有用的确是有用,但它不是小用,它给你的是人生的大用。
第四部分:初学易经,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