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坤卦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解释了卦爻辞,也解读了如何自修,现在我们来看看,坤卦之于应变,以及如果作为领导者,如何自处。
应变
六三
本爻处在两个坤卦之间,正说明这位处变者所面临的困境,就大局面来看是阴暗的,不宜于有为。自己又处于众阴之上,也不宜于发挥自己的才能。相反的,他还需含藏自己的才华。
如老子说的“蔽不新成”,即遮蔽自己的光彩,也不求新成,不贪速成。“无成有终”的“无成”,正是这个意思,不求新成和速成,甚至无所成就。也即是说在原有的位置上,保持不变,以静制动。“有终”并不是说为了求“有终”,这样“无成”便成为工具和手段了。“无成”是他在心境上的超脱了成败,处之泰然。所以“无成”本身就“有终”。“无成”就是他的成就。
六四
本爻已在外卦之初,是另一个坤卦之始。就内外卦的作用来说,本爻已到了外卦,也就是说已到了行为上,或政治上。对于处变学来说,并不是面临变动像六三,而是已在六四爻的变动中,就爻位来说下面有三阴爻的冲击,上有第五阴爻的挡路,他的作法必须非常低调,极度谨慎,因为坚冰就在足下,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括囊”的“囊”是口袋。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当然是机密。不过易经是圣人君子之学,不崇尚权谋,所以我们把机密,解作计划和理想。本来计划和理想可以公诸于世的,但就本爻夹在众阴之中,处境维艰,不得不“括囊”,既然扎紧口袋,自然就成了机密。也就是说要在默默中进行。不必预先揭露,引起横生的枝节,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囊”的口袋,也象征了嘴巴。“祸从口出”,在这一爻上最忌多言。尤其在六四的这一个环境中,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这里的“中”指中空。即心之虚。而正巧六四,在全卦之中,是阴爻,也正象征了中空。
言本来是心声,心中有多少就说多少,这是事实,但还是要有所顾忌,因为我们还该考虑对人对事是否该说,何况多言。人为什么多言,就是要表现自己,夸大自己。一多言,就会失言,就会有咎。本爻辞上说“无咎无誉”。“无咎”是只求无过,可是为什么要“无誉”?因为“咎”和“誉”都是来自外面的。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第十三章)。“宠”、“辱”都是把自己寄托在别人的“宠”和“辱”,为了求宠,讨好别人;为了避辱,也同样会在意别人。这样就会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样“咎”和“誉”都来自外面的。做事要求“无咎”,本无可厚非,但一为了求誉,以致患得患失。反而使“誉”变成了“咎”的原因。
孟子说:“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这是说不是你自己应得的,或自己也想不到的外在的赞誉。一方面,别人会以此来要求你,检视你。因为不是你应得的,所以结果反而成为毁掉你的“誉”。另一方面,你为了保有这种不是你应得的“誉”,而自己刻意去掩饰,或伪装,结果反而使自己的不应得的“誉”,成为“咎由自取”。所以在这一爻上,应紧闭口袋,慎用语言。不求赞誉,只求无过。
上六
本卦的阴气是向下凝而在地下,现在到了第六爻,是天上。天上是纯阳之气,现在阴气上升,照理说应该和纯阳之气和谐相处,这是正面的解释。但本爻爻辞却逆说,从反面来指出,阴阳不能谦让,以致于产生争斗而流血。
就处变学来说,这位领导者,不安于他所处六五的位置,而逞强好斗,向上直冲的话,就会遇到上六的变局。
本卦讲变,重在六三、六四两爻,也就是说,一种事业的转型,或重新发展,应该在这两爻上。六三有下面两爻的修德和建立知识的基础,尚可以应变。六四有内卦三爻所积聚的阴柔的力量,还能应变。可是上六则脱离了这个基础,又不服六五的自处的智慧,自然会走上变的困境。
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三十六章)因为深渊才是鱼的安全的地方,脱离了渊,浮到水面上来,便会被渔夫捕获了。鱼是阴性,而渊也是阴气凝聚的地带。老子这话正可作本上六爻最好的说明。
自处
六五爻是处变者的自处之位,有以下四个方面:
1. 黄裳:在占卜上,“黄裳”只是穿着中下色的衣服,以遮掩光彩而已。“黄”虽然是中下之色,但它代表柔和的颜色,因有了含蕴,而内具光芒。
如黄金的“黄色”,是柔中有刚的。“黄”也指黄土,虽然是居下之地的颜色。但地之广大无边,而内藏产物的丰富却是深不可测的。所以一位领导者不只是在表面上,穿着素朴,言语逊让而已。他要有真正的内涵,丰富的学识,透彻的智慧,从柔和中显露出来。
2. 元亨利贞:在六五爻辞上,虽然说“元、吉”,只单举个“元”字。但这个“元”字也涵盖了“亨利贞”三字,因卦辞上便有元、亨、利、贞四字。所以在处变学上,我们仍然可以用卦辞中的几个重点来诠释他的自处:
(1)“牝马之贞”:这里的“牝”是指的阴柔,而马却是健行的象征。明儒王船山说:“乾坤同健”。也就是说坤卦也是健行不息的。所以这位处变者,他的柔不是弱,他的谦不是退。他一面收敛,却是在收敛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2) 先迷后得主∶这位处变者虽然在一个阴气凝重的环境中,有很多困难,有不少挫折。容易使人迷失,退缩。但“得主”的这个“主”字,在占卜上本解为乾阳,或天道。但在修养和运用上,却可解为心中之主,或天理,原则。
(3) 永贞:“安贞吉”是卦辞的判语,“利永贞”是用六的爻辞。这两者中,重点就是一个“贞”字。
本来“用六”是指坤卦六爻合成而为一个阴爻的运用,所以拿用六的“利永贞”来释六五的自处,也是合理的。“利永贞”的“贞”字,当作女性贞洁的意思,是通俗引申的女性之德。
“贞”的本义是“贞固”和“贞定”的意思。这个“固”是“择善固执”;“定”是“定于一”,如系辞传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下传第一章)。本来“贞”字指柔德,而这个固和定,却是柔中之刚。
这对于位领导者来说,虽然他的个性比较柔弱,但老子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二章)又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老子的重柔,用弱,正可以作为此处“利永贞”的运用。
3. 地道:坤是地,是讲的地道。本来六二爻属地,应该在六二爻上说地道。但在处变学上,六五是处变者之位,而六五与六二应该相应,也就是说六五必须用六二的德和知来修养和培养。所以我们在这一爻上讲地道。地道本和天道相通,是天道入地而为地道,不过地由于它本身的地位和性质也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七点:
(1) 生物:这是地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生养万物。“生”是使万物生长,“养”是供万物以生命之所需。如坤文言所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老子说:“人法地”(第二十五章),就是效法地的生养万物。
(2) 卑下:“天尊,地卑”(系辞上传第一章)。地的卑并不是贱卑的卑,而是处卑下之地,让万物容易接近。得到它的庇护而发育成长。
(3) 开敞:天的开放,是使万物都能向上提升;而地的开敞,却是由于它的宽大,使万物都能归向于它。也就是说它能容纳万物而无不遗。所谓“能容则大”,是指地的大,也是一位领导者的心胸的宽大,有容人之量。
(4) 处静:大地是静的,虽然地中各种生物都在萌芽,活动。但大地的本身却是静的。由于它的静才能让万物凭借自己不同的潜能而生长。这个“静”在人生的运用上,就是无欲,所谓“不欲以静”(老子第三十七章),人学习地道,就是在于处静而无欲。
(5) 无私:大地是无私的,它没有分别心。万物的种子播在土地中,土地从来没有偏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各依其性而生长。
(6) 含藏∶大地之所以能含藏万物,是由于它的收敛之性。含就是收敛,藏是包含。地道之大,不只是表面之广,而是它内在含藏之丰富,如坤文言所谓“含万物而化光。”
(7) 转化∶地道在含万物之后,不只是像收容所一样的容纳而已。它能使它们“化光”。“化”就是转化,“光”是光大,光明。所谓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地道的功劳,今天我们的文明赖以维持的石油,就是明证。
以上我们详述了乾坤两卦和处变学的关系,其间已把重要的德性,诚和谦,及天道和地道的特性都加以分析。
在全部易经中,乾坤两卦是易的门户,也就是总纲。乾卦凝缩为一根阳爻,坤卦凝结为一根阴爻,而这阴阳两爻便作用于其他六十二卦中,因此在以下六十二卦中,我们对于涉及乾坤两卦所已述的原则,就不再赘述。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