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这一年,若道占星会采访几位有意思朋友的真实故事。故事算不上多特别,但如果你看到了,这篇就是写给你的。占星学作为世界观也好,方法论也好,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好好享用主角故事、话语和星图之间的美妙共振吧!
河不止的摄影作品
本期主角
河不止
独立摄影人
公众号:泥盆纪Devonian
河不止是个内心世界光怪陆离的叛逆少女,让人完全想不起她是摩羯座。
第二次采访前,我去一个伪装成民宅的地下酒吧里找她,两小时的实验动画放映结束,走在乌漆嘛黑的胡同里我问她:“你有没有什么大众一点的爱好?”
她认真想了几秒钟问我:“占星算么?”
河不止认为自己“勉强算半个占星师”,也爱艺术,她的爱好对于不了解的人会显得有点生僻:动画片看地下实验的,学跳舞学的舞踏,音乐表演看噪音演出,各类灵性疗愈方式基本也都体验了一遍,或是宅在家里画很多人看不懂的画。但她对自己的职业身份认同暂时只有摄影师这一个,相对主流且单一。
河不止是身心灵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摄影师,拍摄的主题多是大尺度的女性人物写真。这篇采访需要她提供一些摄影作品用于文章配图,当我向她解释我们只能放一些相对保守不裸露的人物照片的时候,她笑着回复我说:
“那其实可能也就没啥照片了”。
然后又随即补充表示理解:“好的,我去整理一些穿了衣服的照片给你”。
第一次见河不止,也是第一次采访的时候。我问,你是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和被摄者建立关系的?她良久地凝视着我的眼睛。
她的眼睛像大海一般梦幻而神秘,我不过是坐在她半米开外的桌畔,她看着我却像在看很远很远,仿佛是望向海平面尽头遥远的天际。
“你眼睛里有一个孩子,她好像闪着泪光,好像怕怕的,怕被惩罚,所以在躲闪,渴望爱,又不敢上前……你会介意我这样看你吗?”
她在征求我同意前,就已经向我演示完毕了——如何用凝视与被摄者建立联结。
“又或者,当我看到一位有气质的台湾乐手,我脑海会自动浮现出‘衣冠禽兽’四个大字——当然是褒义的,就是某种原始能量隐藏在文质彬彬的外表之下。我跟他说了他还挺喜欢这个描述的。哈哈。”
在与被摄者建立联结时,当看到了一个人内在蜷缩的隐秘的状态,河不止就会为Ta营造一种氛围。比如,看到闪着泪光的孩子,就会放一个给人带来安全感(具体看她当下的直觉)的音乐。或是通过微妙的场的改变,让那个隐秘的孩童状态展现出来,就像把蜷缩的茶叶浸泡在水里,让茶叶舒展开来。
她说她其实也有一个“蜷缩的自己”,也很需要让蜷缩的自己出来。“看到别人出来了,就像我自己出来了一样舒展。所以是一个相互舒展的过程。”
她说自己有段时间特别渴望去了解别人,想要通过看人的眼睛,来触碰人的灵魂,从而跟人建立一种深度的联结。
像一个贪婪的洞察者,会强迫性地看进想联结的人的眼睛,告诉对方,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那段时间,总体上讲朋友是渐渐远离她的,有的朋友表示不喜欢这种侵入式的方式:“好可怕,好像从我眼睛里直接看进去了。”
“我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自省的人,现在除了拍摄,生活中都不太用透视眼大法了哈哈。那种强迫性吞噬性的连接方式,是因为当时真的太孤独了。”
河不止认同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也许她正是在用自己极为天真直接的方式,去寻找她极为看重的真实。
“教授戏剧治疗的老师阿曼德说,真相是非常微妙的,甚至有点危险,你看到的真相真的是对方的真相吗,还是你自己的真相?我以前很执迷于我看到的真相,现在就会觉得,这对别人的自我意识和边界不够尊重。”
河不止今年29岁,正逢土星回归。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个人有什么可采访的,空洞又无聊。只有幻觉比较有趣。”于是我们强迫性地一起把它推翻再写,改写的过程就像把自己犁了一遍地,放下犁头终于舒了一口气。
舒了一口气的河不止一方面向我表达歉意,她担心我会感觉到自己的辛苦劳动曾被否定;同时她又跨越了这种短暂的客气,她说:“你将会借此感受到我日常是如何否定、毁掉和重建自己的。我以这种方式经历自己的生命,也以这种方式创作。”
她拍照十一年了。在被称为“摄影师”之前,还有很长时间她觉得自己配不上“摄影师”这个头衔。“刚开始拿相机和拿画笔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2014年在杂志做编辑的时候,花钱请来的封面摄影师拍的太令人失望。还不如我拍,还省钱。”这才正式开始成为职业摄影师。
在更早的时候她有一种很差的自我感觉。“空洞而无力,就像要从世界上消失了。最糟糕的时候,手机就放在我枕边,我却动弹不得,没有办法伸手放一首音乐。”
23岁时,一段家暴婚姻看似摧毁了她的生活,却在事实上促发了这种“空洞无力”的生命状态的终结。
“那时候非常渴望一种力量把我从虚无中拯救出来。”前夫性情激烈,难以信任他人,这种强烈的占有与控制恰好让她感受到“被爱”与“存在”。
随着暴力愈演愈烈,忽然有一天她醒了,开始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开始还手,反抗、设立界限。
谈起那段经历,河不止脸上流露出少有的豁达,显然她对于暴力有过深刻的反思。
“暴力会出现在我生活中,正是我“呼唤”而来的——我渴望一种可以拯救我的“力量”,它就来了。事实上它是我自己内在的力量,由于生命早期在关系中曾被极度压抑,扭曲为一只危险的困兽,而外在的我依然在浸泡在虚弱者的幻觉中,困兽就呼叫来它的同伴,在关系中用同等的力度喊醒我:喂,快醒醒,快认领我…”
可能因为足够疼,所以终于醒了。
离婚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她开始努力把自己这条藤蔓从关系中拔出来,和爱人的关系,还有和父亲的关系。她开始渐渐成为她自己。
“家暴的经历对我好的影响是:面对真实,不再把力量拱手让给别人。像是把洒了一地的灵魂拾起来,重新装进瓶子里。”
与生命经历相一致地,“找到女性的真实和力量”也是她摄影最重要的主题。“成为自己,这真的太重要了。”
分享一长段河不止为自己的摄影显像馆写的文字介绍,字字有力,完全无法删减:
常有人跟我说:摄影师,我一对着镜头就紧张。
那就对了,相机是多有侵入性的一种工具啊,它的结构与枪类似,它能够模拟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观看”的情境。
就像写作业时盯着你的家长,考试时的监考老师,无孔不入的摄像头;同时也像妈妈的注视,像舞台下的观众,恋人的眼光。
这些“观看”曾带给你什么感觉?
在成长过程中,假如任何一种“观看”曾经模塑和改变了我们真实自然的存在,这种情境,就会在摄影中呈现出来,准确地说,在摄影师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中呈现出来。
被审视、评价的人,面对镜头,身体最初可能是胆怯僵硬的,而当拍摄的场景再深入一点,行动中可能充满了愤怒和悲伤;
被忽视的人,可能最初不断散发出“看着我”的信号,而忘我的时刻,她可能蜷缩着,或是因根本不知道怎样才是真实的“我”而无助地努力着;
拍摄的过程里,我会先潜伏着,让自己的存在变小,等待这样的时刻发生,再让自己的存在变大,借机点燃一颗火种。
也许正是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真实的诚恳,吸引着同样在寻找真实自己的女孩儿。
“好像我几乎没有主动提过给别人拍摄身体,都是对方主动提出的。”
这些蜷藏在冷静、正常外表后的女性,刚刚好都有一颗被压抑的灵魂。河不止会有意识地在拍摄过程里引导被拍摄者尽可能自由表达真实的自己。在她们收获想要的照片之前,曾试过一起舞动,有时也会饮酒,会一起突发奇想烧掉一把雨伞,也曾一起去公共浴室坦诚相见。
她有时会请求客人,试着接受照片里的皱纹和眼袋,她是真的觉得那些很美,里面藏着对方的魂魄,在修掉的同时,神也没有了。但如果对方还没有做好准备去赞颂真实,她还是会去修图的。
“好的摄影师,我想Ta的眼睛,是能看到浅表日常之外的东西。有区别于他人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真相。”
“你看我的公众号,都是年更。作品和生命状态是完全正相关的,完全诚实。人不行的时候,作品几乎也是萎缩挣扎的。今年总算是爬出来了。”
今年河不止一直在做从身体入手的疗愈,包括在印度接受两个月的阿育吠陀排毒治疗,卸掉身体承载的过度的情绪和能量负担,体重不知不觉就轻了二十斤。
身体层面的工作让她受益匪浅,大概身体的恢复可以让她进一步“醒过来”。生活中遇到新的问题也会尝试从身体层面解决。
现在河不止的小目标是每天一定要起床。但“起床“其实又是河不止的人生大事,也反映了意志力和本能之间的关系。她说以前是被海王星“浸泡”着,是一种自我折磨,意志力惩罚和批评自己“不要再睡了”,身体却动不了。就好像千百年来人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被驱逐被奴役一样,创造力也不和你合作。
“在过去几年我就一直在转换自己的动力系统。只要身体说有一点点声音说“不想起床”,我就顺着它。做了很多身体工作之后,身体的力量回来了,就可以让身体带着我。“
新疆阿尔泰山脉顶端的冰雪融化流淌,一路静静地注入北冰洋,这是额尔齐斯河举世闻名的优雅的美。新疆长大的河不止在冥想中总会见到这条河,她说像是在追寻自己母系家族的源头。而幻象中的额尔齐斯河是另一番光景,残忍而激烈的美。
跟河不止相处,常会觉得眼前的她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宝藏女孩”。一旦她开始了她的表述,就像打开了一只连接想象力世界的水龙头,许多视觉化的奇幻瑰丽的影像会在你面前不断地喷涌,也几乎没有枯竭的可能。那不像是她用脑编织出来的意向,更大的可能是她的脑洞不小心泄露了古老的家族记忆,或是无边宇宙的密码。
难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容器”,把它们呈现给这个世界。显然对于此时的河不止,摄影师这个职业是她可以得心应手的容器。而这恰好也对应了她的名字。
以前她的名字叫“可”,在离婚之后给改成了“河”,说是加点水,解一解灵魂的饥渴,也好像更能接近她星图里的北交点双鱼座。也许创造力的大河滚滚前向,她的人生也远“不止”摄影这一处风景。
还有一个月就是河不止的三十岁生日,她说她“摩拳擦掌”想自己赶快三十岁。
“太想站起来了。女人们一般都会这样想吗?”
可能只有摩羯座才这么想。
年近三十的摩羯座少女河不止,现在偶尔“正常”起来有一种混搭风的可爱。比如遇到了邻居大爷大妈,也会很懂事的和他们聊聊他们孩子的“对象”以及“工作”问题。她也会去电影院看一些流行的大众电影,比如《流浪猫Bob》,跟一电影院里的人一起哭。
“我前一阵还听了薛之谦的歌呢,”她说:“词儿写的还挺绝的,敢剖析自己的扭曲。”
河不止的星图
思考题:河不止的出生星图中,六颗行星全部落入代表家庭的第四宫。其中,月亮、金星合相于追逐自由的射手座,摩羯座的太阳合相海王星,与八宫的白羊座火星呈四分相。南交点位于十二宫(无意识世界)处女座(自我评判与设限),北交点位于六宫(身体与职业)双鱼座(灵感和创造)。你能在故事中找出与她星图元素有对应的部分吗?可以在评论中写下你的见解。
若道占星 × 河不止
若道:“你的月亮交点星座和宫位是反的,南交点在处女座12宫,北交点在双鱼座6宫,这具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河:我的公众号名叫“泥盆纪”,一个地质时期的名字。在最早的时候,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在海洋里,后来由于不可知的一些变化,可能是空间、温度或者养料不足,生物们必须要离开水源充足的海洋,去陆地生存。
登陆意味着,植物们必须面对死亡的威胁,转换生存方式,非常艰难地长出根须。泥盆纪时期,裸蕨植物的诞生,标志着离海登陆的成功。我觉得它像极了从12宫到6宫的隐喻,我也拿它来激励自己,植物尚能成功,人类仍需努力。
浸泡在海水里的人要上岸是很困难的,并不是撇开水就干脆的上岸了。上来的时候,你也会把那朵“水球”一起带到岸上,水球里那些瑰丽的海藻、小鱼都包裹在里面,你也会把它们一起带到岸上。
所以说其实很美好。我是要把一些我自己的瑰丽的世界带到这个真实的世界,把脑中幻觉的东西用来作为职业,比如摄影师。
若道:摄影师眼中看到的世界会不会跟我们不一样?
河:我觉得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可以描述我的是啥质地:你知道那种大光圈的相机吗?前虚后实有景深的那种。我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自带朦胧感的世界,它不是特别写实,而是带有某种氛围。他们说海王星是个放大器,我觉得的确是。某些感官、某些情绪、某些氛围是格外明显的,其他的部分就被我虚化掉了。就像一个小动物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环境中释放出的微小的情绪信号,或是难以言说的能量层面的东西,还有一些真实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都能比较敏锐的捕捉到。
有的时候我拍出来的照片不是这个人的脸。她们会说“这不是平时的我,但这就是我,是我隐藏的一个面向”。如果是主动来找我拍照,大部分是希望我能看到某个点,她们会说我有一个什么样不为人知的面向,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拍摄呈现出来。那我会说,我们可以试试看。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没有强烈的防御,都可以拍的到。如果暂时不能呈现出来,我们就尊重它现在的状态。
若道:你提到过拍摄中常希望与被拍摄探讨“我是谁”,你怎么看待“我是谁”这个问题?
河:冥王过了太阳之后好像就一直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我觉得,“我是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体层面:如果我们把每个人比做一颗电灯泡,那我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电灯泡?我是什么形状的?发出什么样的光?是擅长发热的浴霸电灯泡?还是闪烁的霓虹灯?还是持续稳定的工厂照明灯?了解了这部分,代表了解自己的特性。
另一个是社会层面: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电路网络,有很多电灯泡的接口。当你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样的电灯泡,再找到属于自己的接口(位置),接入进去,就自动地发光了。
但是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肯或是不敢接入到这个光的网络里。又或者是接错了地方。明明是一个霓虹灯,非要接到一个工厂照明灯接口上,结果人家说你怎么忽闪忽闪那么不稳定啊,就你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
若道:“就像你提过的你那些海王星式的艺术家朋友。”
河:最近思考一个“边缘”的问题。我的很多朋友,也包括我自己,常常处在边缘里,就好像是两块地砖缝隙里的一颗种子。因为种子很小,总觉得自己哪部分都不属于,也不愿参与“大人的世界”。
这些地砖可能是艺术与灵性、创作与日常生活等等在某个狭隘视角看上去不相融的两个部分。
当种子慢慢长大,向边缘两侧扎根,树干强壮地扩展到两侧,“对立”的两极就会在身体中共处,牢固地连结了不同领域的土壤,两侧都可以庇荫。边缘就成了强有力的中心。
而越来越多这样的树联盟在一起,就会成为一片森林,透过自己的身体,将割裂的两片领域牢牢的缝合在一起,而这些领域原本就应该是在一起的,艺术本身就融于生活,创造力就是财富,真实的野性就是美,它是自然的法则,只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割裂了。
而我们其实是穿针引线的一代。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代人改变世界的方式,想想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世界真的在改变。如果我们躲在自己的夹缝中而抗拒长大,就延缓了这个弥合世界的进程。
若道:对你而言,其他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摄影有哪些本质的不同?比如画画或音乐。
河:摄影是在关系中发生的,这种关系的存在既调动了我自己的创造力,又调动别人的情绪,达到高潮。在关系中狂喜,这是我熟悉的方式,也是我过度依赖的。我需要回到我自己。而绘画是一个人的事情,可以帮我回到一个人的世界。
而“实验噪音演出”是可以吸收的火星能量。印度的一位吠陀占星师说:“灵性修行(spirituality)就是把精神(spirit)长久地保持在肉体中。运动者有运动的精神,演奏者有音乐的精神,观看运动和演奏的人,也会感染到这种精神。“
那就是在“实验噪音”演出现场带给我的感觉:场中的精神就和我内部被压抑的精神在共振,我就被那种精神所激活,好像也获得了那种精神——当然是暂时的,你知道自己还没能用好它,在日常生活里就会努力不依靠任何外力奔着这个状态去。
若道:“可以讲讲占星学对于你的帮助吗,你是如何使用它的?”
河:我日常参考行运来生活。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超精彩的长篇动画或电影(我的世界观里这个故事已经写定了,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每一个选择也是写定了的)。占星带给我的讯息就好比耐不住性子,去偷看每一集的目录,比如说第23话叫《外敌入侵与英雄的火焰爆发》,再看看第365话,哦,《英雄返乡建大坝》。对我来说就是个“希望感”,但日子得一天一天过,就好像动画片得一帧一帧播,英雄受的苦难也得一点点经受着,力量也毫不因为看了目录就能迅速增长。我就很着急,常常摩拳擦掌,咦怎么还没演到这个内容。怎么冥王星还没出相位,怎么土星回归了还要逆行,有完没完。
而出生星图就更像剧情梗概:一个懵懂少年带着一个巨大的任务来到这个世界,他的爸妈是怎样的,他会遇到怎样的恶龙,又从战胜它的过程中增长了什么技能。很喜欢演化占星的宏大背景,从原型层面讲内在女神如何被父权扭曲,又如何依循自然法则归源,呼应我“做自己”、拿回女性力量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狄狄
2018年入职若道,负责市场活动推广,微信专栏撰稿人
跨界艺术、园艺、疗愈活动发起者
若道核心课程2014届学员,职业占星师
咨询微信:diyuhua2
<h2 style="max-width: 100%;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544px;white-space:="" normal;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1.5em;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推荐课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