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或者,你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别人随口一句,会在你脑中徘徊一整天……那么,很有可能你有一些关于土星的议题,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你知道吗?尤其是女性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些你心中的既定“框架”,拿回你内在的力量,活出真正自我呢?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这些话听起来耳熟吗?
“我没照顾好孩子,都是我的错!”
“我今晚加班没时间陪老公。真的感到很抱歉……”
“我的房子真是一团糟,我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收拾呢?!”
“我忘记自己约了发型师/医生。我怎么了?”
“我昨晚吃多了,现在又撑又难受。我实在是太没自制力了!”
“我为孩子/伴侣/父母/朋友做得不够多。我太自私了!”
内疚是我们经常体会到的一种情绪状态,该情绪状态由以下想法所导致:我们没有活出理想的自我,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做得更好。健康的内疚感会激励你遵从自己真正的价值观去生活,也可以相应地改善你与别人的关系,因为你更有可能尊重别人,并且做到公平分享。然而,不必要或过度的内疚也可能是干扰你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心理负担。
在占星学实践中,在出生星图中与太阳或月亮形成困难相位的土星,可以显著地预示此人敏感于“内疚”,对负责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外的事也很敏感。土星为我们的星图带来了冷漠、沉重、迟缓、单调、干枯以及固定不变的特质。它的法则是收缩、控制、压抑、下定义及局限。被土星触及的宫位、相位及星座,代表的是我们缺乏信心的生命领域,在其中我们会有一种“应该和必须”做得更好的感觉。
当出生星图中的行星与土星接触而被强化时,在表达自我扩张以及个体统治需求时,就存在越来越强的紧张感。通常呈现出紧张的、过度控制或压抑的自我感觉。当我们在星图上看到这样的特征时,就可以预见到这种紧张感,因此应该寻找方法来释放并重导发展中的限制。
什么?!原来女性更容易感到内疚
研究表明,女性尤其容易感到内疚。2009年,西班牙心理学家埃特克塞瓦里亚在《西班牙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三组不同年龄(156名少年,96名青年和108名成年人)的男性和女性在哪些情况下最易感到内疚。
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年龄组别中,女性的习惯性内疚感都高于男性,其中40-50岁年龄范围内的差距最大。这个年龄范围对应“三明治一代”(通常指上要照顾老人,下需抚养子女负担沉重的中年人)的人群,他们既要尽力抚养的青春期的孩子,又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另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在需要夜晚接听工作电话或回复工作邮件时,总体比男性更感到内疚。研究最后表明,千禧世代的女性和千禧世代总体而言都对休假感到内疚。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感到内疚?原因最有可能在于社会化。几千年来,社会化要求女性要容易相处,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以及照顾亲人。在许多(但不是所有)家庭中,女性会更多负责和亲朋好友保持联系,配合每个人的日程安排,维持家庭的有条不紊。
她的故事,一位土星合相月亮的女性
49岁的凯特,是5个孩子的母亲。因为长期处于内疚和焦虑的生活状态中而精疲力竭、倍感压力、萎靡不振——她担心自己无法一直领先于家里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
凯特的土星合相摩羯座的月亮,四分天秤座的太阳。她总是感到内疚,尤其是当她把时间花在个人需求上的时候。她被她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自我骄傲不值得骄傲”的理念所影响。她被设定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你永远不应该关注自身,因为那是自私而浅薄的。
凯特的父亲是非常严格、刻板的军人。一旦家里杂乱无章,他就用他所擅长的沉默来表达不满和评判。后来凯特了解到,她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来处理家庭中那些混乱和未完成的任务,并因此赢得她父亲的赞许,或者至少会避免责难。她采取了“感受到痛苦的自我评判和内疚”的“有条件”的模式,即便在没有混乱的迹象时也是如此。她承担起对一切的责任。
凯特是土星做好事情、推动事情进展并通过努力工作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有效驱动的范例。可是一旦这些特点被外部的不满所放大并点燃,极端情况就出现了,责任感横行蔓延,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内疚感和自我评判而痛苦地超出预期表现。
拿回内在力量的8种方法
有时候,限制我们的,恰恰是我们自己。不健康的内疚感,会在让你陷入“感到内疚——拼命努力却失败——彻底否认自己”的怪圈。如果你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内疚感,总是认为做得不够而自责不已,下面8种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你解放自我,不再受到内疚感的困扰,重新拿回自己内在的力量,创造自己的人生选项。要改变根深蒂固的内疚模式,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有意识的反思,所以要对自己有耐心。
1. 用证据说话
如果你认为自己为孩子、伴侣或家人做得不够,请列出所有你经常为他们所做的事情。然后将这个清单放在自己的钱包里,当内疚冒头时就拿出来看看。
2. 直接了当地沟通
询问那些你认为自己忽视的人是否真的感到被忽视了。考虑一下他们是否倾向于期望过多,而且没有为自己承担足够的责任(例如,期望你帮忙善后的青春期子女)。然后思考一下旁观者会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如果你得出自己确实做得不够的结论,那么就要想出一些能平衡每个人需求的解决方案或折中方法。
3. 欣赏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一切
在每天结束时写一篇“感谢自己”的日记,写下至少三件你当天做的事,怎么样推动了自己的目标或者帮助了自己关心的人。在每周结束时,回顾你写的日记。内疚和完美主义会产生负面的偏见,会让你关注自己没做好的事情。通过写下自己实际的作为,你可以克服这种偏见,并迫使你专注于自己的成就。
4. 思考如果角色对换,你会如何看待当下的局面
基于你的朋友或伴侣现在所做的一切,你会认为他们做得不够吗?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同情和理解他人,却对自己太过苛刻。通过有意识地换位思考,你可能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况。
5. 防止“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你是否以绝对极端的方式思考问题?是否认为,如果你作为伴侣/女儿/父母不是完美的,那就一定是地球上最糟糕的?试着在非黑即白中找到灰色的中间地带,试着用其他角度看待问题,试着用大局观评价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总去期求完美。
6. 探索内疚之下的情绪
内疚可能是在掩盖其他的情绪吗,比如愤怒、恐惧或怨恨?如果你在与一个非常依赖或自恋的人交往,那么你或另一半可能会通过设限和拒绝来让你相信你是自私的。时间一长,你的内疚和内心冲突可能就真的掩盖了怨恨。
7. 评估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并作出承诺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为伴侣或家人做得不够多,那么就做出真实的承诺,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具体的关怀或帮助。如果你不能在晚上做完所有的家务,就决定一下哪些家务你一定会完成,然后积极主动地与你的伴侣沟通这些意愿。
8. 意识到照顾自己的需求并无不妥
我们中的一些人是家庭中的“中央空调”,总是照顾别人。也许你有一位酗酒的家长,没能好好照顾你。成年以后,你可能依然会压抑自己的需求,或者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不上伴侣、孩子或朋友的需求。但是你不必让这种对于过去创伤的反应塑造了你如今的关系。
学习如何应对内疚归结为理解你内疚感背后的真实情况。一旦你这样做,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盲目地做出反应。你也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不会让你心虚。这是土星交给我们的功课,需要时间与耐心让我们去穿越、去历炼、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构建我们内在的力量。不再感到内疚,或者至少只是在短暂的一刻,直到你发现它真正试图告诉你的东西。
参考文献
苏·汤普金斯《当代占星研究》
凯西·萝丝《没有谁能让你内疚,除了你自己》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作者简介
梅勒妮·格林伯格博士
美国加州米尔谷执业心理学家
前加州职业心理学研究院博士项目教授
研究压力、头脑和正念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