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都挺好》 | 这部姚晨领衔的电视剧真能治愈你的“恐婚症”

(2019-03-28 10:02:33)
作者:玫瑰
 
 

3月初,天王星正式进入金牛座,电视剧《都挺好》上线。剧中的苏家简直是中国式婚姻和家庭乱象的缩影。也许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或者嫁进了这样的家庭,但并不是无药可救,一定有出路和希望。新的希望连同3月6日正式进入金牛座的天王星带来的力量一起,正在推动中国女性价值、自我意识、家庭社会地位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家庭现状,你会认命还是做个变革者?天王星进入金牛座这个当下,我辈正逢时。

 
 

 

 

《都挺好》里的苏家

 
 

苏家是苏州一户普通人家。苏母是大母神一样的所在,性子烈,要面子。对儿子极度奉献和侵入,对女儿轻视和嫌弃。看似将一切奉献给家庭,却没能换来其乐融融。随着她突然离世,一家人迅速分崩离析。

 

苏父在家里毫无地位。苏母去世后,突然解绑的苏父成了高龄巨婴:自我中心。为了自己能去美国、住大房子,不惜把3个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遇事又全不能当家作主,统统推给别人。

 

老大苏明哲将母亲省吃俭用砸锅卖铁送他去美国读书看在眼中,成了凤凰直男,一意孤行接管父亲的养老问题,不惜因此降低自己妻儿的生活质量。看似重情重义,实则打肿脸充胖子的迂腐。

 

老二苏明成巧舌如簧,哄得苏母各种偏袒,暗中贴补。心安理得地成了妈宝啃老族,对妹妹明玉没有丝毫关爱,凡事压她一头。

 

在老三苏明玉眼里,母亲对两个哥哥有求必应,对她极尽克扣。苏母为了两个儿子自作主张让明玉放弃考学,倍感不公的明玉18岁便同家庭断绝关系。

 
 

 

越来越多的“恐婚症”

 
 

苏母如此要强,却亲手断送女儿的梦想。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很多女孩子都曾经为了家里兄弟的前途牺牲自己,而幕后推手都是亲生的母亲。就像媳妇熬成婆之后,继续欺负自己的媳妇。同是女性却互不体谅,正是中国女性被“重男轻女”思想洗脑的结果: 认可了“女人是不重要的”,是需要“被牺牲去成全男性的”,然后把这枷锁套在自己身上。然而,潜意识里的不甘和怨恨也传承了下来。一边恨自己一生都在为他人,一边恨女儿不懂得做个规规矩矩的女性,一味要抗争——“你怎么能和我不一样?”(天王星)尽管自己过得也并不幸福却还想让女儿同样套上枷锁。

 

明玉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因为她是女孩便如此轻慢。她有梦想,有目标,无法忍受被随意地处理打发了。自尊自傲和自轻自贱的对峙令明玉在母亲那里得不到一句温柔的话语。母亲嫌明玉在外打工丢人,强拉她回家,她把母亲推倒在地,苏母的眼中有震惊、失控、愤怒。还有哀伤。

 

她是想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也为此牺牲奉献了一辈子。然而痛恨和贬低自己女性身份的人,无法真正爱别人。她亲手把丈夫变成了窝囊废,也没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儿子是为了体面以及日后养老,女儿嫁出去了对家庭无用,只能做出牺牲。

 

这是一个时代的通病——中国人极其看重家庭,却很少关注家庭成员真正的思想和需求。光鲜背后千疮百孔。联结靠的并不是成员之间彼此的爱、理解,和支持,而是孝道、结构和管理。

 

女人一旦嫁人,就得有三头六臂,要赢得了职场、养得了孩子、斗得过小姑子、算计得了妯娌、撕得了小三、管得住老公、婆媳关系更是洪水猛兽。女人不但卑微,还互相倾轧。数千年来被压迫的女性集体潜意识里的无助恐惧从祖母传到母亲,再从母亲传到女儿:没人可以帮我、理解我、认同我。想要在家族中立足,就得算计争斗,人性变得扭曲,也传承了很多创伤、怨恨。

 

嫁了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太难招架,也怨不得越来越多现代女性得了“恐婚症”。

 

这样的时代,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中国女性的变革之路

 
 

苏家两个儿子都想照着母亲的样子找媳妇,老大想让妻子跟着自己一起吃苦来赡养父亲,老二想拉着妻子一起啃老。但两个媳妇尽管和苏母一样要强,却完全活出了另外一番境界。面对一团乱麻的苏家,她们说了同样的话:“谁让我嫁给你了呢?”

 

结了婚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维系婚姻不是靠女人做小伏低,而是爱。因为爱,大媳妇吴非一次次原谅不通情理的明哲,一个人带着孩子为苏家跑前跑后;二媳妇朱丽带着父母为牢狱之中的明成前后奔走,节衣缩食同丈夫一起给苏父还钱。

 

意识成长中的女性明白,爱不是无脑奉献替男人撑住门面,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通透努力创造新的家庭模式(天王星)。

 
 
 

1.建立边界

 
 
 

中国家庭普遍缺乏界限感——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边界地互相掺和,还美其名曰“亲情”,但凡树立界限则被指责为“无情”。

 

长子明哲想把父母无边界的“奉献”延续下去的时候,明玉告诫她:“靠牺牲自己和自己的小家来树立道德标杆,是不道德的。”妻子吴非也而说:“赡养父亲应该由子女共同承担,而不是一个人大包大揽。照顾大家族是在不降低小家庭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否则对人对己都有害无益。”

 

界限带来真正和谐。所谓的“为了别人好”而自己承担起所有的一切,不但剥夺了他人成长的机会,制造出不负责任的“白眼狼”,还容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令家庭充满控制和对抗。

 
 
 

2.平等

 
 
 

男强女弱也普遍存在。一部分女性试图通过婚姻关系依附男性;一些男人认为家里的事就得男人管,女人需要无条件服从。

 

明哲为了给苏父买房子,不但执意要出全款,还指责妻子太爱财。而吴非告诉他:“就算是你家的事也需要和我商量。你有父母,我也有,我们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明哲让吴非回家带孩子别去上班被拒绝。因为她得保有自立的能力,这样才能同丈夫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明成的妻子朱丽也没放弃工作,还更加努力赚钱为了给苏父还钱。由此可见,夫妻关系的平等靠的不是撒泼耍赖或耍手段留住丈夫的心,而是建立在女性自强自立的基础上。一个有担当的女性才能赢得丈夫的尊重和善待。

 
 
 

3.坦诚

 
 
 

在中国家庭中,大家都很少真正袒露自己的情绪和内心。就像明哲明明拿不出买房的钱却也不好意思同父亲说清,一个人焦头烂额。当他听了妻子的话把实情告诉苏父时,父亲却主动提出卖掉老宅替他解围。所以,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因为各种原因的隐瞒才导致了误解和自困。

 

于此相反的是,没有担当的人会把锅甩到别人头上。用道德、情感绑架的方式榨取其他人的照顾甚至利益。这就需要有人坦率直白地指出他的问题,哪怕被指责无情无义——情意建立在真正的福祸同当和肝胆相照上,而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各怀鬼胎。

 

就像朱丽面对啃老的丈夫,没有跟着一起享受,反而教育明成应该尽快将欠父母的钱还上。明成说钱是苏母愿意给他的,朱丽说:“你不是小孩子了,你妈说什么你都听?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你自己难道一点错都没有?”明哲提出给苏父买房子,朱丽表示他们也应该出钱;明成进了看守所,苏父又想甩锅不管,朱丽告诉他,你才是一家之主,不能把责任推到儿子身上。尽管朱丽只是个妻子、媳妇,却用她的坦诚和担当影响和改变着苏家的男人们,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成为真正的男人。

 
 
 

4.认同

 
 
 

吴非在得知明玉小时候的遭遇时,让明哲要对明玉好一些,因为她懂明玉在这个家里是多么艰难。明玉也不愿意明哲的女儿如自己小时候一样节衣缩食——因为我曾经受过的苦,我不想你和我一样;因为看到你受过的苦,而愿意更加关爱你。

 

重男轻女的思想恰恰是要先解脱女性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才能彻底被清除。真正的接纳和体恤能令女性互相扶持,在家族中获得更多支持和资源,得到善待的女性会将真正的爱与善良回馈给她的丈夫和孩子,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中。

 

 
 
 

5.独立

 
 
 

最令人欣赏的是剧中女性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独自闯荡的明玉没有颓废堕落,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披荆斩棘,并在公司机构改革(天王星)中独当一面;吴非为体谅明哲,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在美国工作生活;朱丽面对性格不成熟甚至有暴力倾向的丈夫一再包容,同时承担会计师繁重的工作。

 

苏家3个男人都算得上“渣男”。她们其实都清楚地看到了婚姻家庭中问题,却没有抱怨和退缩,而是尽全力维护的同时也保留自己的自尊,如果底线一再被践踏,哪怕再痛,也会毅然决然地离开。

 

她们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婚姻更多的可能性:女人不再恨嫁,也不会恐婚,勇敢地走入婚姻,也能勇敢地直面问题,无论怎样,生活都要认真踏实地过下去。有这样的态度,就有了独立的人格和向上的动力,哪怕遇到“渣男”,也不至于将自己弄得灰头土面。爱情和婚姻对她们而言不是“貌合神离”的结果,而是令人成长的过程。

 
 

明玉:没被好好爱过的姑娘

 
 

朱丽的父亲担心女儿被欺负,说:“如果他敢动你,我弄死他。”朱丽生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她是幸运的。

 

相比之下,明玉惨得不是一点两点。

 

明玉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如此偏袒两个哥哥,对她却极尽讥讽苛刻。母爱是根,是生命之爱的源头。源头一旦枯竭,安全感和归属感便会消失殆尽。对世界的看法会扭曲,冷漠、孤独、不安和多疑相继而生。明玉外强中干,只有在浴缸、沙发这样狭小具有拥抱感的地方才能睡着;拒绝别人靠近,因为“最害怕别人对我好”;面对一直欺负打骂她的明成,表面不怕,心里始终存着一份无人可倚靠的恐惧。

 

她需要爱。于是把一直栽培她、关爱她的师父当做亲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确认师父的安危。但原生家庭带来的空洞令她无法正确地处理自己在乎的关系:就算一再被师父误解,她也说不出自己家里的问题。她只愿记得家人对她的坏处,甚至去做DNA鉴定想证明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这样才能说服自己隔断血脉之间的联结。

 

亲情怎能说断就断?尽管嘴上强硬,她还是给母亲操办了几十万的墓地和葬礼,暗中帮大哥找工作,替二嫂讨回公道,又替父亲贴补理财被骗的钱。

 

好在她遇到了石天冬。他融化了她坚硬的外壳,因为他是她的底,是会为她两肋插刀的人。在家里得不到的温情从这个男人身上,她感受到了。

 

一次,明玉喝醉酒后,家里谁都不想管她,石天冬把她送回家,第二天,明玉发现他为她搭好了一个小房子,有院子,有厨房,门口有两个小人儿欢欢喜喜的。明玉拧响了音乐,趴在桌边看着,满眼天真的欢喜,象一个得了宝贝的小女孩。那一刻,她不是冷硬强势的苏明玉,只是渴望着人间亲情的小姑娘。

 
 

放下,让爱照进心里

 
 

姚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实苏母对明玉的苛责背后有令人心酸的陈年原因。可明玉并不知道,因为母亲从不肯说。于是,明玉带着这份恨活了这么多年。渐渐地却也成了和母亲一样看似强势、不近人情,实则无法开口表达自己的人。

 

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是这样挥之不去。如果所受的屈辱和伤害得不到弥补,这份创伤会带到我们的生活、情感、事业中。我曾经感叹:如果父母跟不上,男人跟不上,女性赚再多钱,心灵再成长又有什么用?然而现在,我会想:也许爱本身就充满着伤害和麻烦。理想的、完美的、其乐融融的亲情和爱情只能根植在如今这样尴尬的、艰难的、糟糕的原生家庭和婚恋关系的土地上。然而,关系是两个人的舞蹈,你的视角决定它的走向。放下仇恨和痛苦需要极大的智慧,这不是软弱,而是通透和真正的善良。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都挺好》编剧王三毛

 
 
 
 

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说一句“对不起”,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说一句“谢谢你”,也许他们都等不到。

 

这时候,很多人会和明玉一样将自己同亲情“隔离”——我的父母很糟糕、原生家庭很糟糕,所以我不想去爱,不愿付出,甚至成为“恐婚族”。这样做很容易,却是种逃避。因为我们无法假装不需要爱,不需要家,不需要爸爸妈妈。

 

同陈旧的家庭观念激烈抗争的人都是家族命运的“改造者”,同时也成了“叛逆者”(天王星)。这条路充满挣扎和不被理解、痛苦和迷茫。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只有富有觉知的人改变了,其他人才会改变。才能疗愈家族创痛,让家不仅仅是血缘关系,而是实实在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互相支持、体谅、爱护。

 

有人说:“人越成熟,便越能原谅别人,因为谁都不容易”。想要和解,我们需要放下“你那么对不起我,凭什么我要原谅你”的想法。站到更高的视角,去看待父辈所经历过的,体察他们的苦痛和不得已。承认和看到父母的局限和弱点,停止把父母幻化成无所不能的神,停止对他们一定要照顾和爱护我们的要求,才能谅解和放下,重塑“没人爱我”的信念。用更加柔软和智慧的姿态去面对家族集体的创痛,并看到这些创痛背后也掩藏着太多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情绪。层层压迫的情绪下面,一定有爱。

 

祝福明玉,就像祝福那个曾经在原生家庭里受了委屈的我们内在的孩子。走过去拥抱她,告诉她:“你受苦了。我来抱抱你,但是我现在要走出去了,因为我不能永远活在过去的伤痛里。未来,我可以自己爱好自己,爱好别人,甚至爱好我所不能谅解的父亲母亲。”

 

天王星在金牛座需要我们一点点改变根深蒂固的生活模式。若能放下内在的仇恨和对抗,便能找回内在的安全、归属和爱,便会有信心和勇气同别人相爱,建立自己的小家,用智慧和觉知去建设更自由、更有爱的家庭,惠及子孙,慢慢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慢慢地,当我们成为妻子、母亲、祖母的时候,便会有全然不同的欣欣向荣。“恐婚症”如果能这样被治愈了,你愿意试试么?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友号转载请申请白名单。

 

作者简介

玫瑰

英国Cass Business School管理学硕士

若道2015届核心课程毕业生,若道微信公众号兼职编辑

占星师,咨询时长超过400小时

个人微信号:stillrosy

公众号:still__Queen

 

 

 

 

分享到:
讨论区
发评论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