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我们仰望星空,却又身陷泥沼......可是,你真的了解金钱吗?天王星入金牛座的大背景下,人们将不断刷新价值观。趁金星在金牛座,我们来谈谈金钱,谈谈丰盛,谈谈拥有。想一想,那伴随我们一生的“月亮和六便士”,究竟可否两全?
或许,更多人没法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那样的认知角度,得到成全。但我相信,心灵成长角度的财富建议,却本该适合所有人。只因为它相关灵魂目标,剑指核心。且以精神层面创造出的金钱,还携带着光的流转......
金钱观:钱非万能,亦非万恶
“你收入还不错吧?”我笑着问。他咯咯笑了。“我像吗?”“你像吃不饱饭的样子。”“我确实吃不饱。”我听说他有六个月每天只靠一个面包和一瓶牛奶生存。
——《月亮与六便士》
金钱,是对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度量工具,故金钱也隐喻着力量,以此判断一个人能支配社会资源的数目。因其天然属性涉足权力,于是,被复杂的人性,投射了万恶的意义。使善恶强弱,皆在其中被放大。
与此同时,又无人能否认其妙用,它毕竟能让你免于为物质保障奔波的慌乱,让你拥有将更多精力倾注于灵魂目标的自由。
其实,金钱只是一种单纯的宇宙能量,流动而透明。它以人作为管道来流通,而我们的身心也因被这份神秘能量流经,而绽放了鲜活的生命状态,千奇百怪。
它只是一种工具,为了来给我们每个人的灵魂目标买单,毫无恶意。因此,它只是过程,而非结果。悲剧的发生,常因人们忘记了这一点。为了赚钱存钱,而不再记得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甚至,根本从未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
基于流动,它强调双向性。即只有在能量交换中,方能完成其使命,来去都应坦然而自如。拒绝金钱能量进入,再神圣的身心都会枯竭,也越发给不出爱;而一味囤积占有,不去享用生活,它就失去了意义,终会被宇宙回收;且作为过程变量,其流动交互得越频繁,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我们应该极尽智慧地使用它,去有效连接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滋养我们的志业。挥霍与积压,都是对被配给资源的弃权。金钱,是来让人进步的,千万别让它成为麻烦。也不值得为它而焦虑,因为更关键的东西,我们只应该去摸着心。
处理好种种金钱关系,也是一项极富有挑战的修行。毕竟,未曾拥有,便难以超越。与其仇视它,回避它,倒不如尝试去追求它,又终能不被其所控制。才能抵达最成熟的人性吧。赚钱的能力,可衡量你的自我价值;花钱的能力,更能洞察人心的厚度。总之,金钱,是精神圆满的标志。
金钱作为价值尺度,为何让许多人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呢?因为,他们的潜意识正在全力阻挡金钱,固若金汤。比如,最常见的限制性信念:我值得拥有?对财富说是!
潜意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我想他没有卖出过一幅画。对于金钱他态度冷漠,对于名誉他也无动于衷。在他看来,那样的诱惑根本不存在……他从来没有这么穷过,连画布和颜料都买不起,可是说真的,除了这些,别的东西他都不需要。”
——《月亮与六便士》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丰盛的能力,只不过常常被潜意识中的限制性信念所屏蔽了。来检视一下我们布满雷区的潜意识中,财富能量的淤堵之处。以成长性思维自嘲,重新打量自身财富观。放下曾经对金钱的偏见与误读,清理负面信念,疗愈金钱罪恶感。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受限心理众生像
金钱是万恶之源!!!——我是正义化身
没钱才高尚——钱是庸俗的,我最高尚
谈钱伤感情——钱是肮脏的,我愿用钱换感情
艺术家都穷困潦倒——金钱颜值低,不如我清新脱俗
我只追求精神发展——将身与心灵对立,我餐花饮露
我无法享受金钱——金钱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低自尊
收费太高让我难为情——我不配得,舍不得你花钱
我无法挣钱——我不够好,我也挺懒
为赚钱而赚钱——习惯压抑欲望,我想要什么来着?
我不想有钱——有钱会内疚,有钱很危险
我留不住钱——不值得拥有钱,也不配得到爱
我总是负债——第8宫偏财型,你习惯自我毁灭?
花钱比挣钱快——瞧不起钱,我才是全能
得为危机存钱——物质安全感匮乏,情绪安全感也匮乏
必须努力工作才会有钱——赚钱很辛苦,我人生受限
强大恐惧症——怕被嫉羡惩罚,想维持平等,保持平庸
曾经有个机会能一下子赚很多钱,但我偏偏没有去行动?——因为恐惧。南交金牛座
以下稍作归类:
1、强大恐惧症
不敢有钱,畏惧强大,不习惯拥有力量,害怕比他人成功后,会遭遇嫉羡,牺牲关系,甚至带来厄运。便于无意识中自行惩罚,恶意透支,留不住钱,或意外损失掉,以维持原状,保持平等。
2、低自尊,不配得
因成长创伤,造成自我价值感不稳定,而总受外界干扰。易因负面评价产生羞耻感,物化倾向严重,总须向外证明。自我低估,难以自爱。对自我伸张深感不适,不敢充分满足,伴随莫名恐惧与内疚。觉得不值得拥有金钱,也不配得到爱。看不到自身固有独特价值——人人都有存在的价值。
3、原生家庭因素
受原生家庭金钱观影响。无意识中,努力与父母保持相似度,以示忠诚。不允许自己享受金钱,当看到父母仍在匮乏中;未竟的童年创伤,曾在原生家庭体验到动荡不安,潜意识被烙印了生存恐惧。成年后,此恐惧传递到金钱状态中;家族贫困病的压力遗传,短视且物质安全感极度匮乏,总觉得金钱积累不够;与父母关系有未竟创伤,需要完成和解与接纳的功课......
丰盛,是一种天赋人权,你值得拥有!
人各有志:对自己真诚
“那么你到底是为什么离开她的?”
“我要画画儿。”
“可是你已经四十了。”
“正是因为这个我才想,如果现在再不开始就太晚了......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月亮与六便士》
这正是所谓灵魂目标。从南北交点中,可以洞见它。它是对你真正重要也唯一重要的事。你在此处也拥有着他人无可替代的优势和潜能以待挖掘,也是你注定获得源源不断的宇宙资源之所在。
当你与身体联结深厚,腹脑处的直觉,常会响亮地告诉你,你是谁。它以不同的形式,遍布你人生不同阶段,却具有相通的本质。对于澄澈的灵魂,它是如此显而易见;却令被假我遮蔽的人,诚惶诚恐。当然,作为北交点,它并非坦途,但一切挑战都可作为你精进的基石。随着你内在智慧的发展,它也能越发自然地舒展。
在你灵魂目标这条路上,宇宙为你准备了绝对充足的资源,任你随时调用,且只限定这条路。当你迷失了自己的路,尾随着别人的轨道,为假我幻象而奔忙,你将永远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而且你难以感到快乐。赚取的金钱都无法真正滋养到你,吃力地被匮乏感追着跑,心中布满自我怀疑与心神不宁的忧惧。那本不该是你负责的创造,又怎么会获得最优质且足够的宇宙资源呢?
当你敢于听从内在呼唤,对自己真诚,生命就会奖励你无尽的丰盛。你将在这个激情燃烧的领域,自发而快乐地耕耘,又被创造的喜悦所滋养,良性闭环。且当你以此贡献服务于社会时,资源也就滚滚而来,那是宇宙暗中支持你再接再厉的补给。令你深信,每当你满怀热忱地做事,金钱只是衍生物而已。
你追求它的样子很美,因为专注,因为真诚,而有光芒,能感染到旁人,他们也陷入反思,并情愿助你一臂之力;而你也早已在追求的过程中,时时享用着心无旁骛的幸福。
心想事成:幸福创造力
信念与恐惧
“在一瞬间我隐约看到了一个火热的、备受折磨的灵魂在追求某种伟大的目标,比任何肉身生灵能想象出的目标还要伟大。我瞥见了追求伟大得难以形容的成就的过程。我看着眼前这个大鼻子、亮眼睛、红胡子、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人;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只是个外罩,我面对的是一个脱离了躯壳的灵魂。”
——《月亮与六便士》
继潜意识的负面信念清理完毕,并找寻到了灵魂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创造了。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创造丰盛的能力,即幸福创造力。将内心的愿力,显化到外部世界,让梦想成真。
前提当然是,要非常明确看到自己要的是什么?且深信不疑地将其炼成信念。在内在需求和外在实相之间,用信任,建立桥梁。相信宇宙一定会协助你得到它,并不断重复深化这个愿力,然后臣服于宇宙的节律。下笔越肯定,越易吸引它。内心越渴望,便越快呈现。
吸引力法则,是第12宫或海王星人,最熟知的能力。但前提是要有大爱、有真我。否则成了崂山道士……而对于与内在失联者,这类法则,可能有困难。因为,对其而言,臣服本身就非常困难。个人认为,只要信服“灵魂目标”的人群,也就顺理成章地会相信“境由心转”。因为这都事关那个高维度宇宙秩序的存在,即是道。相信这个物质世界,皆因能量波动,万物一体,同频共振。
所以,必须将情绪与念头的焦点,都锁定在积极的信念上,才能创造出宇宙对你理应获得的那部分金钱和幸福的馈赠。倘若强化了消极匮乏的意象,吸来的则是反面。你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一切外在影像的源头。想要改写人生,就要去改变这个源头的质地。因为这个感受,即内在信念,它对客观世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作用,即创造力。应该去对我们正在创造什么,时刻保持觉察,恰如正念中所强调的那份元认知。
面对内心升起的负面信念,又该如何化解?要明白生命本是无常。对不可抗力负隅顽抗,就造成了恐惧与焦虑。患得患失,只会内耗,妨碍生命能量的流动。加速了内在阴影向外投射,吸引来真实的危机。只有安住于当下,待危机到来时,坦然接纳与勇敢面对之,去经验其中每一份感受,你便超越了它。将困难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不闪不躲,积极通关即可。始终记得要用发光的心念,等候奇迹的降临。去信任,你值得拥有一切属于你份内的资源。
丰盛与匮乏
“虽然岛上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而且离文明世界很远,可是我们在那里很幸福。我们的生活很简朴,很单纯。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我们对别人既不嫉妒,更不怀恨。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相信,你有资格得到幸福。”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与六便士》
瞧,最终,他们还是抵达了,曾一度背离的第2宫,却以更深层的意义着陆。已超出第2宫的金钱范畴,而是内在丰盛的维度。(注:《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是北交金牛座)
其实,人并不需要很多金钱,但至少会得到灵魂目标所归的那部分支持。真正的富足,并不是以金钱计数的,而是实现了内在的圆满,是由真我的充实所滋养的气定神闲。忙于索求社会认可的假我,则永远无法带来幸福感。
生命作为独立个体的同时,又是万物整体的一部分。第12宫和双鱼座原型强调合一,第1宫和白羊座原型强调分离。
分离感的创造,是切断了爱的创造,匮乏吸引匮乏。主人公是假我,活在思维层面,未能联结到内在智慧。因而短视地误会,世界的资源有限,“人有”就等于“我无”,总看到处处硝烟,必须争个你死我活。生怕自己不够好,向外在功勋和世俗认可,索取保护。
而心下,却时时被妒羡和恐慌攻占。且因从未停下来好好享用过生活,匮乏感从未被根治过,当然会被匮乏继续驱驶,陷入不断重复创造的死循环,无休止地填补着无底洞。恰似不断买房投资,而从未享用过的感受。追逐产权,放弃使用权。未经充分体验过的创造,都不真实属于你,少了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才会永远误以为还不够,堕入缺憾的虚空。
合一感的创造,是爱的创造,丰盛吸引丰盛。主人公是真我,受内在智慧指引,总能看到一个万物相连的世界,基于对宇宙丰盛的信任,明白“人有”“我也有”,因为宇宙足够大。专注自身独特的创造,也看到他人独有的价值。相信大家在各自灵魂目标之路上,都会被配置足够的资源。圆满俱足,相互成就。不需要那么多概念中的所有权,心平气和地满足于使用权,却被当下踏实的存在感所滋养,充分体验着每一刻的创造,被从中汲取的幸福所激励,通往更多的喜悦和富有。
金钱能量,也是爱的频率。创造财富的同时,就是在创造爱。因金星同时掌管爱与金钱(比如,金土相位,同时代表金钱和爱的匮乏感)。故关系模式与金钱模式,总相映成趣。而若想真正拥有爱他人的能力,需要先学会自爱。向内联结,剥离假我,才算是照顾好了自己。再以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丰盛之心为前提,将满溢的爱向外流淌,超越个体,与万物相连,即是无条件的爱。在与他人合一的爱之高频振动中,也就能与宇宙资源合一,奇迹和金钱都将瞬间涌向你。
检验:非岁月不可
“他默默地作画,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我想象,他一定通过壁画说出了他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和他凭直觉预见到的一切。我想象,他也许在画里终于找到了宁静。控制他的魔鬼终于被赶走了,随着壁画的完成(他一生都在痛苦地为此做准备),他那远离尘嚣的、饱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他愿意赴死,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月亮与六便士》
1、行动
吸引力法则,从不能停留于空想的层面。将一切内在信念,代入外部世界,都要有坚持不懈的行动力配合,以完成财富的创造。可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并聆听每一步的反馈,即充分享受每个当下所创造的体验,不轻视路途。
2、时间
一切梦想,都该被赋予时间感,才更显真实而丰满。立竿见影的富足,或许可以发生,但你确定准备好了驾驭力吗?因为任何速成的成功,都写好了代价……因此,不妨在稳健的节拍中,逐渐形成回报。
3、检验
倘若愿力迟迟未能顺利吸引来你所期待的结果,那么则须检验。是否因潜意识的指令存在错误,比如出于私心或损害他人?你又是否为其降临,打开了足够多种可能性的途径?难道是它并不符合你的灵魂目标?或你渴望的形式与程度,暂不适合此时的你?关键要能明辨,究竟是该调整航向,还是要继续安心等待。
所谓机缘,便是在最完美的时机,以最完美的方式降临。只要你愿意臣服于宇宙那神秘的乐章......
“那里有十几张画,”她告诉我,“可是都没装画框,没人想要。有几张画卖到了十法郎一张,可是大部分只卖了五六法郎一张。你想想,我要是把它们都买下来,现在就是富婆了。
结语
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丧失过勇气。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心智一直是安详、恬静的。但他叫爱塔做出诺言,在她把他埋葬以后,放火把房子烧掉,在每根木头都烧掉之前不要走开。没过半晌,这座房子就变成了焦炭,一幅伟大的杰作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我想他知道那是杰作。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死而无憾。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又把他毁掉。
读到这一幕,前文有画面立刻浮现,来重合于此:
“假如我在一个荒岛上,并且确信除了我以外没有别人会看到我写的东西,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写作。”我说。
斯特里克兰很长时间没说话,但是他的眼睛出奇地明亮,他仿佛看见了某种点燃他的灵魂并让其陶醉的东西。“有时我想象,无边的大海中有一个小岛,我可以去岛上某个隐蔽的山谷,在奇异的树林里住下来,享受清静。我想,在那里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我要在这儿待到死。”
“可是你就没感到过厌烦或孤独吗?”我问。
他咯咯笑了。“我可怜的朋友,很明显,你不明白做一个艺术家是怎么回事。”
这究竟算是怎样的一种拥有?我已想象不出,比这更真实的第2宫式“拥有”了。那是真我式的拥有!一种最全然拥有的体验,因不带一丝假我的表演。这才是星图第2宫所指代的最高阶财富吧!当拥有得没有一点瑕疵。极尽真我,终不必留。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作者简介
蓝女巫
英国伯明翰大学 市场营销学硕士
职业占星师/专栏作者/芳疗师/珠宝设计师
中国首批ISAR英文认证占星师(2012届)
微信公众号:cecilia_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