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月冥相位的“生死”历程丨冥府之路的绝望尽头,有无限的爱在等你

(2020-06-24 09:23:00)
作者:薇安

在所有的月亮相位中,月亮同冥王星的相位恐怕是最难以转化的。但是不要担心,有专业的心理占星师来帮你,走出幽暗,重见光明。


月冥相位的演化过程




时间之神,让一切鲜活的走向必朽;但这从来不是终点,恰恰相反,它是孕育“新”的必经之途。重要的是,所有老旧的、腐朽的、溃烂的,都必须被彻底清除,将之投掷于净化之火中,为新生的腾挪出空间,并转化为哺育它们的养料。恰是“生死”如此这般地联结,终极地消除了时间,诞生永恒。


占星学上的冥王星,正是上述宇宙法则的执行使者,并在各级意识层次将其显化。
 
从象征层面,个人星图中,与冥王星形成紧密相位的个人行星,昭示出我们必须不断经历打破重建(死亡重生)的人格构面,主动或被动地。这个过程的发生往往是隐秘的、渐行的、不可逆转的。那么,当月亮与冥王星相遇,灵魂成长的任务将如何被设置呢?
 
本文旨在从占星心理学的角度,解构这组浓缩的象征符号在心理世界可能的演化过程,包括与之相应的:情绪体验、信念假设、心理冲突、防御机制等;从而使我们能够深入、立体、系统及动态地理解自身或他人的生命故事。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感知,象征与现实是如何相互镜映的,文中会列举较有戏剧张力的例子;要强调的是,这些并非月冥相位的必然或唯一的显化方式。故事不同,但心理动力结构一致;理解这一点,自主意识才有机会主动引领生命成长,这可能也是星图赠予我们更有价值的礼物。

月冥相位的极端剧情




在极端情况下,月冥相位(尤其是合相)的剧情,会由母亲在现实层面激烈地演绎出来。比如,母亲本身就有严重的情绪紊乱议题,亦或罹患精神分裂症。当其受到外界刺激或病情发作时,会对孩子有失控而暴虐的情绪虐待,甚至诉诸躯体。

 

中国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时至今日,仍普遍处于初期阶段。上世纪的很多家庭中,母亲有情绪议题,或已达至精神病性水平,都可能只被认为是“性格脾气古怪”。家庭成员,或者因为对这一问题认知受限,或者出于羞耻,加之社会支持资源的匮乏,只能沉默应对。成年家庭成员,比如伴侣,会经由否认的防御机制,发展出一种非健康的适应性。但对孩子来说,这却是非常残酷的生存环境。

我的一位已为人母的案主,坚持选择只通过微信,用文字交流进行咨询。她“平静”地告诉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6岁左右的时候,看着母亲用木棍打断了父亲的手臂……“
 
即便可以勉强说有幸运之处,孩子在出生之后,有其他成员介入,给予身体上的抚养照料,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一段不可替代的生命经验——在妈妈子宫里的9个余月。籍由此,早在心智得以发展之前,对母亲天然的依恋和爱,就镌刻在了每个婴儿的本能之中。而月冥相位,似乎还意味着,这种联结的强度会增加。

因此,即使情绪紊乱的母亲以非常不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也无法削减孩子亲近母亲的渴望。在孩童心灵的某个部分,仍然认定,只有得到母亲的爱,自己才能真正地生存下来。
 
为此,身处生命极早期的婴儿,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适应紊乱的母亲。例如,当处于母亲的情绪风暴中时,孩童会发展出对恐惧的极端耐受力,好似能够将之生生吞咽进身体的某个部分;但并未将之消化吸收。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发展出极度敏感的情绪探测器,以便在下一次风暴来临之前,尽量做好准备。恐怕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了。

微信图片_20200624090956.jpg
 
我们不能断然假设,情绪紊乱的母亲抚育的孩子就必然有问题。事实上,每个孩童适应艰难环境的能力都不同,在非常紊乱的家庭中成长,仍然拥有高自我功能的人占了多数。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情绪创伤不可避免。

随着孩童其他自我功能的发展,当他们目睹母亲的情绪失控时,需要加诸心智的理解。而往往此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他们会归因于自身。例如,自己必须做的更好一些,更听话顺从,或许那个充满爱意的母亲会存在的更持久一些。不知不觉中,顺从演变成习性的模式,自动化地运作。
 
而令心灵倍感压力的,则来自更具冲突性的体验。

例如,我们在潜意识的某个部分,为“匹配”自己被外界对待的方式,将自己认同成糟糕而羞耻的人,自动化地服从母亲的情绪控制;而同时,随着心智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拓展到原生家庭之外,一些新的意识日渐清晰起来——“或许是母亲错了“;”一个母亲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或许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或许选择为母亲辩护的立场。但当事人的内在经验则是另一番图景。

在意识到自己被很不公平地对待的同时,也会激起非常复杂的情绪反应。例如:


  • 羞愧——我怎么能责备母亲;
  • 巨大的哀伤——母亲可能真的无法爱我;
  • 委屈——为什么这些经验发生在我身上;
  • 恐惧——回忆唤起了老旧的情绪体验;
  • 混乱——对过去经历的重新体认,也与潜意识中某部分的自我认同产生矛盾,产生对自我的攻击。

压抑、否认的防御机制




我们的心灵或许可以涵容纯粹的爱,甚至纯粹的恨,而冲突的情感体验,却会引发的难忍的焦虑不安。

 

此种情况下,为避免心灵的崩溃,压抑、否认是常见防御机制。较之压抑,否认试图更彻底地将对痛苦经历的记忆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以期同时消灭与之伴随的情绪体验。

心理观察发现,否认常常与投射联手。我们真的会“忘记了”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对外部世界却异常敏感不安,好似我们随时有可能遭到威胁和伤害;这实际上是将周遭的人投射成了那个会伤害我们的客体。个体甚至会对此保持非常偏执的态度,认定事实就是如此。
 
防御机制总是在某个时段、某些情景下有其必要性;但心灵创伤若迟迟得不到修通,过度僵化、持久地使用这些原始的防御,会阻碍我们去经验真实的人际关系和当下的生活,制造出更多的痛苦体验。
 
当我们解析月冥相位时,还要延续性地思考一种典型情景——当案主是女性时,在自身成为母亲之后,当前的母婴关系,也会唤起老旧的情绪体验。

我们可能因为太过渴望“绝不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反而对自己新晋的母亲身份存有高强度的焦虑,产生对婴儿的强迫性关注。而此时,这种冥王星式的体验,恰恰通过涵容关系传递给了孩子。

微信图片_20200624090958.jpg

还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扰动,来自一种尤为难以被自身接受的情感——对自己婴儿的妒嫉。当看到新生儿备受这个世界的欢迎和宠溺时,与我们自己幼时的痛苦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人性中的妒嫉情感会被唤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对这样的自己产生严厉的批判、鄙夷和惶恐。

心灵又再一次陷入冲突的炼狱之中。备受煎熬的我们,似乎感到命运的嘲弄,一直想要远离的,却又分明步步趋近。

“冥王星式”情绪模式的多种成因




聪明的读者不难看出,如此这般的冥王星式体验,可能通过上述过程,在多个代际之间传承。占星学上用月亮这一符号同时象征了母亲与家族,或许也正昭示出这两者间某种精微的内在联系。
 
当分析进行到此,我们更想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当生命已然从荆棘丛生的困境中存活下来;当我们努力过着正常的生活,又无时不刻不小心地对抗着被心灵的黑洞拽入深渊的无名恐惧时,究竟如何解锁根植于自身的冲突,将消耗于此的能量真正转化为创造性的体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到占星学做几点简要说明。

首先,没有任何人可以,也绝对不应该仅凭一张出生星图中有月冥的合相或其他挑战相位,就断言案主的母亲是严重情绪紊乱的;或案主必定有前述的人生际遇。占星师可以做的,是基于案主向我们陈述的真实经历,借由行星原型的启迪,推演背后的心理动力过程。

诚如文章开头所说,选择一种可能的激烈剧情进行描述,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好地感知月冥相位象征的心理世界可能是怎样的。
 
其次,因为传统上有所谓良好相位和挑战相位划分,人们倾向于将它们与事件在世俗层面的好坏简单对应起来。但其实,古典占星技法,也并未将相位性质作为事件性质好坏的论断依据;占星心理学就更是如此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出生星图中拥有月冥三分相位的案主,是否也可能拥有一位有严重情绪议题,甚至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至少这种相关性会高于没有该配置的星图。

良好相位与挑战相位的区别,更多在于案主内在心灵对相关经历的反应和体验。月冥和谐相位的案主,可能更深地认同了母亲,不仅否认自己的创伤体验,也完全否认母亲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很难到体验到与之相关的心灵冲突。他们甚至可能会从中习得在受害者与施害者两种身份之间切换的方式,以操控他人。
 
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出生星图中拥有月冥四分相位的个体,是否会拥有一位尽职地照料孩童,符合常规情绪健康标准,在社会生活中也拥有自我成就的母亲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然而,个体的情绪模式,为何仍会带有冥王式的体验呢?成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


  • 母亲因为某种原因对孕育婴儿有深埋的羞耻感

  • 孕育孩子的期间,家族发生了重大的悲剧事件,从而令母亲将自己对孕育新生命的喜悦视为对家族的情绪背叛,进而心生愧疚;

  • 母亲有流产的经历,令其对腹中胎儿的存活过度紧张焦虑;婴儿出生后的抚养过程中,母亲过度幻想外部世界的各种致命伤害,阻止孩子体验任何带有风险性的活动,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死亡焦虑;

  • 家族成员共谋守护一个被视为耻辱的秘密,无形中构建了某种情绪禁忌之地,却被案主强烈感受到;
  • ……
 
再一次,外显事件在物质面向的铺陈可能千差万别;其具象细节,需要倾听星图主人的真实的故事;观察其行为模式;甚至需要考古般地深度挖掘查找,才能了然象征的现实表达。

微信图片_20200624090959.jpg

如何破解?




当过去的外在经历塑造了内在体验,且共振了出生星图中月冥的相位时,好像证明了”这就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但这必然不是全部的命运。当命运对我们设置了特定的任务,必定对应了促进生命成长的深意。

月亮与冥王星的联结要求我们在此生的经验中必须要去经历:彻底破除某种老旧的情绪情感模式——无论我们从何处承袭、发展而来;解除心灵的桎梏,从而能够:体验爱、信任爱、给出爱。
 
为此,我们需要:

1. 让意识之光照进冥王星之地


无论是寻求有质量的分析性心理咨询,或更多指向内省的咨询方式(例如:占星心理咨询、生命传记等),或借助辅助性的情绪疗愈方式,或恰当和适当的药物帮助(但别沉溺其中),还是依靠自身探索实践;去找到一个具体可行的路径,直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命故事;承认主观印象,也思考客观反馈,持续拓展对其的认知范围。
 

2. 觉知对冥王星能量运作的本能抵抗


当我们开始践行第一个步骤,过程中可能困难重重。

“向死而生”放到真实的经验中是极其艰难的。生而为人,谁不惧怕锥心刺骨的悲痛?谁不惧怕精神状态分崩离析的体验?谁不会对浓得化不开的无尽黑暗恐惧绝望?任何试图阻止自己去经验这些的防御方式,都应该被尊重和深深地理解。

但我们也需了然,任何的掩盖都无法阻挡已腐烂的持续恶化,恶臭终会四处弥散。如果命运以某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将我们吸入其中,我们就必须深信生命的奥秘:任何层次上的死亡都不是完全的消灭,其后必孕有的新生。是的,即便无人能对我们许下这个承诺,我们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去相信。
 

3. 公平地对待自己


乍看之下,这是句颇有些奇怪的话。然而,


  • 当我们被错误对待,却对自己深刻羞耻,我们对自己不公平;

  • 承受心灵的冲突,恐惧自己”不正常“,不敢面对,也不敢寻求帮助,我们对自己不公平;

  • 因潜意识预期了母亲的情绪失控,被深埋的恐惧拖拽而无法主张维护自我的行为时,我们对自己不公平;

  • 成年后的人生中,人际关系重复某种破坏性的模式,却一味视自己为受害者,没能升起内省和改变之心,我们对自己也不公平。
 
要对自己公平,承认和尊重自己的伤痛,承认和尊重自己已经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寻找更健康的成长之路。

4. 升华性地表达月冥相位的能量


最将自己从小我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需要将自己视为某种资源,为他人为世界进行更具创造性的贡献。


月亮、冥王星同落处女座的JK·罗琳,在艰难外境中,以惊人毅力创作出《哈利·波特》,用伏地魔的形象隐喻出人性中的黑暗面向,也表达出同样为我们拥有的高尚人格,必能将之降伏。

狮子座月亮四分金牛座冥王星的梅来妮·克莱因,极具勇气地向世人揭示:人类婴儿自诞生之初,就具有恨、嫉羡的情感和攻击性,它们同为生命成长的重要驱力。理解其在心灵中如何运作,远比理想化的否认重要的多。

即便我们只是普通人,亲历毁灭、蜕变与重生的体验,也必然能让我们理解、激励或以某种方式,去帮助到那些仍身处灵魂暗夜的人们。
 
当月亮重新从冥府之域升起,必将被赋予真正的力量,使之能够更纯然无惧地,去爱!


无论是悲伤、失落与痛苦,还是抑郁与精神危机,在灵魂的暗夜中,一旦我们试图忽略或逃避问题,一切都将变得更糟。倘若我们愿意面对,就已然踏上了治愈之旅。真正的悲剧,是我们拒绝承认和尊重自己的痛苦,且不自觉地将之传播给他人。

——杰克. 康菲尔德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薇安

全职心理占星师、ISAR认证占星师(2016年获得)、若道兼职助教

北大心理学硕士、MBTI国际认证施测师

若道认证生时校正资质及COAC高阶资质毕业生

微信ID:weianhuilai

公众号ID:Radio-for-Alice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