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十二宫人间生存指南丨你是哪里降落的小精灵,来人间渡劫了?

(2020-10-26 10:20:38)

标签:十二宫 佳黛
作者:佳黛

作者的话:

我知道,写起十二宫来,会不可避免地描述其“神秘性”,甚至很有可能带到它更高维度的那一面。然而可能因为我是群摩羯在十二宫的原因,所以这一篇我不想把重点放在十二宫有多“厉害”上。我想提供一个帮助,给那些因为十二宫强而无法落地的人们。我想给你们一个阶梯,能够从十二宫的悬空之中走在土地上,感受脚落大地。


如果想看更多关于十二宫的描述,可以查看这些文章:十二宫。建议的阅读顺序是,先去阅读这些关于十二宫的文章,再回来看这篇。本文也适用于海王星人群。



说起十二宫,这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宫位。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像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传说之地。从外面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一团迷雾。人们会听说很多,据说那里有吃人的怪物;据说那个宫位非常危险;据说有的人会失去心智。去的人有时候回不来,回来的人有时候像是失去了一段记忆,迷迷糊糊就走出来了。


你问他们:“你们是如何出来的?”“撑着呗,到了时间就出来了。”他们似乎省略了很多内容。而有些内容用直白的语言说起来,听上去太过荒谬,你需要换一套思维体系,才能够听明白。甚至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永远也无法理解那套思维。往往更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


这个宫位的事物,似乎都很难用语言表述,它的一切都是似是而非,不属于物质世界,甚至你换个角度辩证,就可以否定它的存在。“精神世界是真的存在的吗?”、“你那些过度的感官是错觉吧?”、“你凭何确认它存在?”每一个问题论证起来都如此严峻。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855.jpg


思维的迷宫是很难走的,现实世界的迷宫你或许还有迹可循,听一听他人的经验,吸取前人智慧,可以接触得到科学结论。但是思维的迷宫,它似是而非,你首先需要确认它是否存在。


并且,这种似是而非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因为它并不是一直存在,所以你可以当成短暂的错觉。虽说你并没有办法确认它何时会离开,你何时能够回到所谓“正常”生活中。但你依旧可以这么骗自己。


更多的时候,它像是一个隐藏的炸弹,突然之间爆发出来,打得你措手不及。从海王星行进的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窥其一二。当海王星行进到来时,我们感受到一种庞大的清洗,你在现实世界所搭建的经验、可以立足的信念、你的自信来源等通通被洗掉了,你像一个赤条条的人,以一种令人恐惧的方式面对这个需要搏斗的世界。你原来的武器不管用了,该怎么办呢?十二宫人就常常面临这种体验。


说是常常,是因为这种时刻会时不时跳出来。它不似海王星行进,是一整段的经验。它像是随机跳出来的惊喜,你不知道哪天的盒子里会蹦出它来。


所以有的十二宫人可能会经验,突然醒过来的早晨,怎么都没有办法爬下床,原本日常的生活突然像山一样压过来,喘不上来气。而调动平时的激励方式就如同用钥匙打开一个坏掉的锁,继而连锁都消失了,毫不留情地向你提示“这种方法没用了。”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857.jpg


那该怎么办呢?


书中经常写道:“当海王星行进到来时,人们需要学会放下。你要放弃曾经建构的自以为是的真理和结构,接受它们没用了。”“也许你可以躺下,任凭它冲刷。”


然而,躺下就可以了吗?


在此,我们想先从十二宫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入手。第一个问题:“你所感受到的一切是真实的吗?”


(要如何论证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还是虚幻的?抑或是,感受本身都是虚幻的。但如果从虚幻本身入手,这个逻辑就复杂了。因为人们会默认感受到的是真实,因为需要人类思维需要依赖一些东西,比如现实检验,比如感受。如果把感受本身归于虚幻,那么人们所仰仗会瞬间变空,像是原本靠着一堵墙,但是这堵墙消失了。而这本身就是十二宫的体验。那么其次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体验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其目的是什么呢?)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859.jpg

你所感受到的一切是真实的吗?




这些十二宫人大多与生俱来一些过于敏锐的感官,能够感受到他人没有察觉到的细枝末节;有一些人还能感受到他人无法感知到的事物。比如,有的人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思维;有人容易感知环境,更甚者会直接因为环境而感受到实质的身体变化,比如有人会呕吐、头晕……


这种强大的感受力在最初的时候,像是拥有一件无法使用的宝物,“心怀宝藏,茫然四顾”是这些人常见的状态因为你无处可用。既然无处可用,那就是一种“拖累”,宝物也成了废物。


而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如此敏锐,因此他们造就了一个对敏锐的人来说相对粗犷的环境,它是一个潜意识的集合。不仅吸收了文化中的潜规则,也吸收了大多数人无法发泄以及忽视的潜意识。


而十二宫人身在其中,不仅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并且还会无限制地吸收那些无法发泄以及被忽视的情绪垃圾。因为十二宫是出了名的没有界限,所以很多十二宫人会在这里发展出一个品质,即屏蔽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2.jpg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有时候当你在一个人多的场所,看见十二宫人的时候,好像他们不在那。他们会出神,呈现出游离的状态,有时候需要你喊几声才会“回魂”。那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环境的杂乱使他们不舒服,吸收太多又不能控制自己,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需要进入一种“虚空”的状态,以虚空和杂乱做交换,好使自己的内在得到平衡。


这也就是十二宫人容易出现成瘾状况的成因之一,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虚无”,过多的真实处境会让他们变成一条在地面扑腾的鱼,会迅速感觉到自己“快死了”。就像是人体的构成70%是水,而他们需要70%的虚无(请大概理解这个数据,它并不会准确)。


这样的感受并不是一种在社会潜规则下被认为良好的机制,社会将其定义成“懒散、逃避、游离”,因为自我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两极矛盾,会使这些人出现内在攻击:“我怎么这么没用?”“我真是讨厌死(我)这种人了。”


而虚无是庞大的,跟虚无做交换无异于与魔鬼跳舞,控制不好就变成了上瘾。所以在古典占星中,十二宫也有魔鬼宫的意味。


我到现在的描述,其实都是假定当我们处于那种混沌的困境之中,并且沉溺、无法自拔。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第一个问题吗?“你如何假定这一切存在。”


这其实是第一把钥匙。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3.jpg


当你开始思考这一切是否存在的时候,你与虚空之间的关系就转变了,由淹没和沉溺变为你在俯瞰它。而我之前所描述的对自我出现攻击的情况,其实也是与虚空的搏斗,你的内在自我开始攻击外在自我,为了让内在自我活出来,从海面中浮出水面透口气。


因为被淹没的感受,其实并不舒服。当我们对现实生活,或者说社会环境没有需求的时候,不舒服的感觉不会出现(我们浸泡地很舒服,仿佛身在子宫中)。


但是人类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化的生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人真正会产生自我满足感是来源于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也就是说,与社会环境之间产生了能量的积极交换,才会使我们真正产生满足感


被淹没的时候,这种满足感的来源会被相当程度地减弱;一旦这种需求觉醒,我们就会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在被淹没。而当这种社会需求被唤醒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暂时的喘息(我们也就由十二宫来到了六宫)。


在我们人生发展的早期,通常都是需要来到对面宫位去转化原始宫位的“劣势”,所处宫位的能量越多,盲点也就越大。因为原始意味着它不被控制。过于自发地发展,就像是一个婴儿,它需要经历与周围客体之间的互动,接受到反馈之后,才会真实察觉到自己和他人均是独立的个体。


而宫位的能量越充沛,其间的ego(小我)也就越大,我们过于自信自己拥有的庞大的能量,任由它侵蚀掉其他的部分。而去往对宫的道路,正是发现盲点的存在,以丰富整体视野的过程


当我们开始与外界互动,虚无的部分逐渐开始染上现实的色彩,就像美人鱼褪去了鱼尾开始适应双腿站立。那双腿一定会很疼,因为它是新生的。但是这种新生也是十二宫走向真实人生的第一步。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4.jpg

现实与虚无的拉扯




在这里,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现实化就够了吗


如果前面的道理成立,人类与社会环境做了积极的能量交换,我们就会产生满足感,那么十二宫理解了六宫的领域,这个过程就完成了不是吗?


当然,这条道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像一条长在水里的鱼,不能因为长出双腿就会自然地适应陆地生活,完全不需要水的滋养,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假设现实与虚无是一杆秤的两端,当你从现实的一端跳到虚无那端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整个天秤会开始剧烈的摇晃,你会感受到现实的重量,但是为了让这杆秤平衡,你不得不再回到虚无的那端。


而回去之后,你就像婴儿回到了子宫,感受到莫大的安全。那种安全感越来越浓烈,使你开始蜷缩自己,甘愿被其包裹,等到你的视野完全被封闭,你又回到一片混沌。某一刻,你可能会忽然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好像不对啊,我得醒过来。”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6.jpg


这样的过程会再次重复,一遍又一遍。它是一个循环在这个时候,我们出于求生的本能,会不自觉地试图寻找出路。我们可能最开始不断地滑向某一个点,到了后期,可能试图开始寻找平衡


我们前面提到,过度的现实化会使十二宫人感受到剧烈的痛苦。我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十二宫人,他们是最常会在庸常工作中提出“使自己感觉痛苦”的人,也是经常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良好而忍不住夸奖自己的人。就像是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穿上人类日常的衣服,学习人类生活,因为演得像而自我褒奖起来。


这个部分我不会说得太多,因为它会很快过去。十二宫人即使找到了这个平衡,心里也会很快地沉下去,因为灵魂的目的地不在这里,十二宫人会需要找到心里的家。他们渴望回到灵魂的据点,正因为这个家并不在现实层面,所以如果只在现实层面寻找,他们会很快感觉到枯竭。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8.jpg


一个快渴死的旅人,试图找到心灵绿洲




从距离上来说,这个寻找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禅宗里有“一念即佛”,于十二宫来说,寻找“家”也是一样的。它并不似一个真实的旅途,你要背上行囊,准备好补给,带上多少装备,要以防止什么样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它不是这么具体的东西。


十二宫人往往有一些“灵感”,这个灵感很微妙,它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就像你走进一个满是新朋友的聚会,你第一眼就觉得有的人让你不喜欢,有的人让你愿意亲近,而有的人让你产生一种巨大的信任,甚至让你想要依偎在身边。虽然从现实层面来说,你并不认识这个人。


这就是十二宫的灵感,寻找“家”也是一样的。你的一念认出了家,你就回家了。你就跟自己的“家”待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09.jpg


有的十二宫人在哲学上有天赋,对于复杂的思维逻辑仿佛像拥有一条温顺的河流;有的则对宗教感兴趣,看见神像、经文,走进庙里就觉得亲切;有的感兴趣一些自然的疗法,觉得学习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学起来也格外容易;人们也喜欢他们,觉得他们身上自带一种疗愈的气息……


这些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最开始的阶段里,十二宫人只能感受到混沌、痛苦、无力……但是随着不断地挖掘与梳理,它们洗去混沌之后,逐渐开始展现出真实的样子。就像是有待发掘的古迹,表面上看上去平平无奇,被层层尘土和泥石所掩盖,你必须小心挖掘,否则。容易弄伤它们,但当你将其完整地挖出,才能看见真实的样子,你会发现,那是一份无价之宝。


真正珍贵的东西,世间的价值是无法用以评判的。它们真正的价值,你心里自有衡量。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11.jpg

混沌-拉扯-回归




我不会用那些告诉你什么是灵魂使命的话语,因为我觉得这是十二宫人们自己寻找的真谛。就像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眼中折射出来的世界也是一样,也许真理总归是一个东西,但是表述出来,每个都不一样。虽说最后殊途同归,但各有各人入的门。


我只是把这个轨迹拉出来,就像提出的小标题一样“混沌-拉扯-回归”,整个轨迹就像是一个重新经历出生的历程,我们即使已经存活在了世界上,最开始仍然像是在宇宙的子宫里孕育着。佛经里说“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混沌在提醒我们,一切就是梦境,我们都是装睡的人。问题的关隘不过在于,你如何面对“装睡”这个事情


微信图片_20201026100912.jpg


既然是我一个群星十二宫,那么可以举一下我自己的例子。


我的人生最开始顺利得超乎寻常,拿现在的话来说,是个老天追在后面喂饭吃的人。然而好景不长,我开始经历一整段非常奇怪的滑铁卢。之所以我说它很奇怪,是因为我对于所谓人生的轨迹是一个有感知的人,怎样的人大概会经历怎样的事情,一个人现在的状态是如何由曾经的事件和经历塑造的,你大概都会联想到。


可对我来说,被老天追着喂饭吃的经历很奇怪,那段滑铁卢的经历也很奇妙,特别像是一场戏,我只不过穿着一身戏服,中间的尴尬在于脱不下来。


我有一种感知倒是变得坚定,“这一切不是我。”那“我”是什么呢?关于这类的哲学思辨,我从心理学理解到哲学,再从哲学到宗教……一路顺着找,到现在我可能感知到了一点边,又可能不是。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我想说的也就是这些,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这条道路回首看,你总能挖到很多自己经历时所看不见的东西。我们以为路上仅仅满是痛苦和不甘、沉溺与无奈,可正是这些纠缠在痛苦中的心情被洗去之后,内在珍宝才得以展现出真实的样子。


怎么说呢,愿所有在混沌道路上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处。当然,找到了之后,想要出来玩,就出来玩吧,世间大游乐场欢迎你们。


祝福大家~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佳黛

若道2015届核心课程学员,兼职占星师

现任若道微信部主编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