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刚接触占星学的朋友们来说,星座、宫位、相位之间的关系总让人一头雾水,而这篇文章使用“火车”这一生动比喻,详细解释了这些基本的占星学概念,清晰厘清了这几个初学占星学时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当然,你也可以用这篇文章自检,看自己是否具备了占星学的初级思维~
刚开始学占星的人通常会先努力背熟不同象征元素(行星、星座、宫位、相位)的含义。这种做法总的来说没什么问题,但学习这些单独的部分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星图是什么,以及星图的动态。
星图看似静止,实则不然。星图只是定格的画面,其实一切都在活动中。理解这些动态对于理解如何解读星图大有裨益。
要做到这一点,也许可以采用一种形象化的比喻。
想象你在离地面2000英尺的直升机上,然后想象你垂直往下看可以看到一条圆形的铁轨,铁轨被分为十二个不同的区域。把铁轨中间的地面想象成馅饼也许会有帮助,我们将馅饼切成了十二块。
铁轨上有一列火车,总共有十二节车厢:火车头、十节车厢和火车尾。火车刚好与铁轨一样长,因而火车头的前端会触碰到火车尾的末端。
铁轨像是编了号的十二个宫位。当然,圆形的铁轨并不会移动,它就在那里,固定在地面上。同样,宫位似乎也是固定在星图中的。第一宫始终在左侧(或东侧),第七宫始终在右侧(或西侧);第十宫正好在头顶,第四宫正好在脚下。
铁轨内部每一个饼状区域代表一个宫位。如果想要精美一点,我们可以想象用各种协调的配色方案来代表各个宫位或轨道区域的特质。
例如,我们可以用红色标记第一、五、九宫,用绿色标记第二、六、十宫,用黄色标记第三、七、十一宫,用蓝色标记第四、八、十二宫。或者,我们可以用粉蜡笔的不同颜色将元素特质与形态或四轴关系混合起来。不过,一切任由你自己想象,所以请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现在,只需想像铁轨有十二个区域。
这就是从我们的视角所看到的天空中发生的事: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我们在地球表面上体验到保持静止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四周的天空在24小时内完整地旋转了一周。因此,太阳看起来会“升落”。
一些愚笨的批评者指责占星学不懂太阳系中的“客观”运行原理,暗指我们不懂是地球绕太阳转。这太傻了,我们当然知道是地球绕太阳转,但这不是重点。
问题在于视角。没人会谈论地球的“升落”,我们说的是自己的主观体验——日升和日落。在很大程度上,出生星图占星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我们试图透过个体人生的镜头来象征性地理解宇宙,因此我们选用某个人的独特视角。理应如此。
公平地说,占星学的确也为希望从太阳的角度看问题的人提供了以太阳为中心的星图,但日心星图完全要另当别论。
从我们的视角看,黄道火车每天绕宫位轨道行驶一周。一般情况下,每节车厢(星座)行驶经过特定的轨道区域(宫位)需要两小时左右,但时长不一,因为火车行驶的速度并不恒定,会随着逐渐加速和减速而波动。
所以,想象火车在每天绕行轨道的过程中时而加速时而减速。(写给对技术感兴趣的人,这种现象在占星学中被称为“长短上升星座”,但目前而言,只需要考虑火车每天绕行轨道一周。)
好的,接下来我们加入行星,这个比喻将变得越来越有趣。
行星像火车上的乘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传统占星学使用十颗星体(被称作“发光体”的太阳和月亮,以及八颗主要行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数千颗星体,因此,现在有其他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乘客可供占星师添加到火车中,如小行星、彗星等。
一些占星师的星图中遍布许多乘客,而另一些占星师偏好坚持只使用主要的星体。我本人在星图中使用十一颗星体:十颗标准行星,外加一颗凯龙星。
无论我们使用多少位乘客,他们都会在车厢中缓缓移动,非常缓慢地换座位,一节车厢的座位换完后移动至下一节车厢。他们在车厢中向后移动,从火车头移动至火车尾,然后再这样转圈,移动方向与火车在铁轨上的行驶方向相反。
换言之,火车每天在轨道上顺时针绕行一周,乘客则更为缓慢地逆时针穿行于火车车厢之中。所有乘客都会依次穿过每节车厢,速度各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穿行车厢的速度大为不同。
例如,月亮是运行速度最快的星体,在占星学中类似于一个坐不住的孩童,从一个座位跳到另一个座位,每两天半就会换一节车厢,或者说火车在轨道上每绕行两圈半,月亮就会换车厢。月亮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或火车绕行轨道约28圈)就能穿过整列火车的所有十二节车厢。(这就是所谓的“月份”,即月亮绕行天空一周的时长。)
速度标尺的另一头是冥王星,他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两步就得歇很长时间。当前,冥王星需要约13年的时间才会换车厢,意味着火车要完整地绕行轨道5千圈,冥王星才会进入下一节车厢。而且这对冥王星来说已经很快了,他在某些车厢中可以停留长达22年。总的来说,冥王星穿行经过整列火车的十二节车厢,火车已绕轨道行驶超过9万圈。
由于冥王星先生的速度非常非常缓慢,因此他换车厢(星座)的时间点非常重要。冥王星1995年进入名为“射手座”的车厢,要到2008年才会换进下一节车厢——摩羯座。
由于乘客以不同的速度穿过车厢,因此他们常常会擦肩而过。他们有时在同一节车厢中比邻而坐,有时望向窗外会看见另一位乘客正在圆形轨道对面的车厢中穿行。每位乘客在车厢中穿行时互相形成的关系,代表行星在黄道上运行时互相形成的几何或角度关系。
这些关系叫做相位,凸显了行星间不断变化的能量联系。
难怪星图如此复杂。
现在,想象所有这些动态同时发生。一切都在不停地移动、变化、改变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乘客身处特定的车厢之中,特定的车厢在特定的轨道区域行驶,而乘客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千变万化的模式:他们有时全都挤在一起,有时分散开来,有时占据一半的车厢,另一半车厢空置。变化形式无穷无尽,而且似乎永远不会出现完全重复的情况。
如果我们从直升机上拍张照,像截取时间碎片一样定格不同的动态,我们就会得到一张照片,上面有火车、铁轨、乘客及乘客间的关系——星座、宫位、行星和相位。
用星历表和宫位表徒手绘制出生星图就像在暗室里冲印这张照片,几十年前的大多数占星师都是这样绘制星图的。我们曾必须费时费力地计算各种不同动态中的确切位置。不过,我们现在都用电脑绘制星图,相当于数码相机的即时快照。
这就是星图的本质:从宇宙中的特定视角拍摄一张瞬间定格住复杂的天体动态及其关系的照片。
在出生星图占星学中,我们采用的视角是人类个体呼吸此生第一口空气,建立起肉身自主性和生命气息的节奏之时。观察出生星图及分散于圆盘上的神秘符号,还有圆盘中各符号间的彩色线条,这是从特定婴儿出生时的视角准确展示不同星体动态配置的图表。
我们所观看的这个星图曼陀罗,是那个个体视角中的太阳系,这是他/她独有的宇宙视角。我们要设法理解这个时空时刻的象征意义。
学习星图的各种动态很简单,但很关键。如果你理解(自己的或别人的)出生星图真正展示的是什么,那么你就拥有了带着敬畏心和领悟力运用占星学的巨大起步优势。
比尔·赫布斯特
比尔·赫布斯特,1973年起任全职占星师,完成了超过1.2万个占星咨询,大多是个体的一对一咨询,但也包括与夫妻、家庭和团体的一对多咨询。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