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激励是心理占星学的核心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白情绪和感受的运作机制是什么,以及心理占星学是如何用每个星座和特定的情绪范围相关联。而行星间的困难相位也意味着,内在动机朝不同方向运动,从而产生内心冲突。
心理占星学的核心是这个简单的观点:需求激励。但是一种心理模型要解释动机,就必须处理人类的情绪(emotion)和感受。一旦感觉到某种需求开始主导意识,这个人就被驱使去做出满足这种需求的行为。人们表现出愤怒、恐惧、好奇、爱、兴奋、骄傲、羞耻、审美享受等等。 行星和星座的关系是我们理解感受的关键。行星是个性的演员,每个行星代表一种特定类型的行为,旨在满足特殊的需求。 我们如何知道哪个行星和哪种行为适合一种既定情况呢?是什么告诉我们何时行动,以怎样的强烈程度来行动呢?答案是黄道星座。 每个黄道星座都可以与一组相互关联的心理需求和相关感受联系起来。 当需求被事件触发时,需求就会通过感受传达给适当的行星功能,告诉它要做什么,何时做,应该做多少。 简而言之,感受为划分需求的轻重缓急提供了一种手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双子座与学习的需求关联。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特定话题感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就激活了水星的探究功能。 学习是双子座的需求,好奇是感受,探究是水星的行动。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区分一下情绪和感受。 情绪 情绪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对象或事件含义做出的复杂生理反应。 情绪是由一系列核心反应构成,这些反应可能源自宇宙的基本组织原则(遍布自然界各个层面的原型),并且构建起了我们的主观经验。 例如,动物甚至植物对事件的情绪反应与人类情绪没有明显差别,这是已经被确立的事实。 从白羊座到双鱼座,每一个星座都可以与一组相关的情绪关联。从每个星座中举一个情绪的例子,我们会看到:愤怒、冷静、好奇心、关怀、快乐、担心、吸引力、恐惧、希望、决心、超然和同情。 感受 感受是比情绪更普遍、更深一层的术语,因为其涉及到对情绪(和感官)体验的评价反应。 你可能觉得鱼很滑,并进一步将它的粘性评价为奇怪的、好的或坏的,这些都可以被称为“感受”,但都不是情绪。相反,一个人可能看到一条梭鱼向他游来,感到恐惧。这种情绪是恐惧,恐惧的感觉驱使他躲避梭鱼。 虽然一种被直接感受到的情绪几乎与感觉毫无差别,但它先于感觉,就好像热先于被烧的感觉。公平地说,所有感觉到的情绪都是感受,但并非所有的感受都是情绪。 一种情绪可能会被感觉到,也可能不会。 如果一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恐惧,我们可以说他感到害怕。但是如果他抵御自己的恐惧,就可能完全感觉不到。然而,恐惧仍然存在,在无意识层面上影响着他的行为。无论他是否感受到,恐惧的情绪都存在。 为了简单起见,我在下文中所使用的“情绪”和“感觉”二词可以互换。 情绪反应的确切性质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过去的100年里催生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用整本书来探讨这一主题。 我自己的观点是,情绪是星座——行星动机体系的原型声音。因此,它们的作用就是需求满足的指标。 从古希腊到18世纪中叶,我们现在所称的情绪通常被称为激情(passion)。激情源自拉丁语pati,进而与希腊语pathos关联,意思是痛苦。 另外,被动和耐心也与激情关联。情绪的体验是被动的,它们超出了个人的控制,就像一个病人“屈服于”疾病。 情绪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 + movere,最初指的是从一个地方迁移或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也被用于指身体或心理上兴奋或不安的状态。 因此,情绪常常强调了我们激烈或动荡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引发或激活行为的倾向。 情绪的体验是被动的 这些概念的根本观点是:体验到情绪的人正在经历或遭受一些改变,而不是主动发起改变。换句话说,情绪体验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在口语中,被动的情绪体验可以在许多表达中看到。我们“陷入”爱情,被恐惧“麻痹”,受怀疑“折磨”,被内疚“缠绕”,被猜忌“撕裂”,被欢乐“带走”,被嫉妒“吞噬”,被悔恨“攻占”等等。 在原型心理学中,一个人说“恶魔附身”,意味着被一个分裂的部分篡夺了整个人格。这种表达方式意味着情绪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做的事情。就好像情绪是外来的力量,“压制”和“占有”了一个人。 抽离的水瓶座也是有情绪的 占星课本倾向于把月亮与感觉关联。这过于简单化且有误导性,因为每个星座——行星系统都有对应于自身的感受范围。甚至像水瓶座这样的风向星座也具有某种情绪特征——疏离、疏远、遥远、宽容、冷静、冰冷、冷漠。这样的感受与天王星功能(客观视野和整体视角)关联。 这足以说明,每个行星的行动都有自己的情绪暗流,包括我们通常认为是无感受的行为。作为一种心理功能,月亮只是我们控制和反思由每个星座——行星系统传达的需求/感受的能力。 情绪是先于符号的,因为它是一种不依赖于我们所谓的语言符号系统的认知方式,它是一个动机的经验表征,因为它传达了我们在任何特定时刻的存在状态,以及我们需要什么。 简而言之,情绪就类似于一种心理——生理状态。正如大脑中的感觉器官通过饥饿、口渴和体温等感觉监测着身体的状态和需求。同样,情绪也为心理的运作情况提供着连续不断的信息输出。 我们可以从占星学层面对此进行思考,将每个星座——行星动机体系与一种特殊的情绪范围关联。 行星彼此之间是存在关联的,这可能引起多种情绪的混合,这些情绪的优先程度取决于哪种需求/感觉是最强烈、最直接的。 情绪驱动我们的行动 情绪和动机之间的关联可以由这两个词的语源历史来说明。这两个单词都源自拉丁语movere及其过去分词motivere。实际上,情绪是主观体验,动机“驱动”我们去行动。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需求称为“冲动之声”。如果个体将这些原型声音充分调和,他就能“听到”自己的需求。 在第二个例子中,如果要这位年轻男子解释他突然与女朋友分开的原因,他可能会说:“有个声音要我离开,我不得不走。”进一步探究后我们可能会发现,他感到不安。通常,当一个人与伴侣有了过长时间的亲密,就会感到厌烦,常常会引起争吵。回想一下,你会发现,无论是厌烦的感觉还是随之而来的争吵,都是为了达到内心的需求——分离。 这再次说明,情绪是行为的主要推动者。利希滕贝格写道:“典型情况下,情绪为识别瞬息万变的主导动机提供了根本手段。”换句话说,情绪提供的信号暗示了哪种动机系统正在运作。如果行星会说话,那么每个行星都有一个独特的命令,每个行星都有其独特的内在声音。 听听行星对我们发出的指令: ★白羊座——火星 “想做就做!去做吧!这是你的权利。” ★金牛座——金星 “如果感觉好,享受它吧。让自己快乐,放松。” ★双子座——水星 “这很有趣,给它下个定义分个类。发挥你的思维。” ★巨蟹座——月亮 “倾听,转内向在,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狮子座——太阳 “宝贝,闪现你的光芒。表达自己!” ★处女座——水星 “小心,这里有一个问题。解决它。” ★天秤座——金星 “展现魅力,建立关系。思考、妥协、合作。” ★天蝎座——冥王星 “面对你的恐惧,将它推向极限。决一死战,全心投入。” ★射手座——木星 “保持信心,宝贝。上帝是好的,做对的事就好。” ★摩羯座——土星 “全力以赴,专心致志。集中精神,控制自己。” ★水瓶座——天王星 “期待意料之外的事,保持开放和超然的态度”。 ★双鱼座——海王星 “放手,顺其自然。屈服,相信宇宙。” 上面的示例展现了我们如何以一种自我对话的形式来体验行星。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原型的命令,它们通过转化为符号语言的特定情绪信号,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可能感到愤怒(火星),然后对自己说:“我必须战斗,他不能那样对我!”如果我们感到吸引力(金星),我们可能会想:“太好了,让他们知道你很有趣。”每个行星状态都有自己的议题和行为命令。 与心理——生理状态类似,情绪的体验是通过一系列强度来实现的。这个强度的梯度变化可以用连续区域中一对代表相反极端情绪的词语来描述。在我们的占星模型中,每个行星都有不同的情绪范围。火星是快乐——愤怒;太阳是骄傲——羞耻;海王星是极乐——悲痛等等。 体验强度的变化是复杂感官系统的类似表征,让我们能够做出定量的区分,比如这个人有多愤怒(火星),多坚定(土星),或多么自豪(太阳)。情绪的强度变化为需求优先顺序的排列提供了手段:最深刻、最强烈的情绪让我们全神贯注,因此激活了相应星座——行星系统的行为序列。 行星情绪在一系列连续的情绪状态上也有质的区别。这个质的范围说明了星座——行星动机体系的不同整合程度。一个整合良好、功能齐全的行星往往被体验为积极的情绪,而压抑、虚弱的行星功能通常会被体验为负面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的摩羯座——土星动机存在困难,他更有可能体验到土星情绪序列中负面的一端——绝望、悲观、自卑。然而,如果他克服了这一趋势,致力于强化土星功能,那么他更有可能体验到积极的状态——一种控制的感觉、成功和优越的地位。 正如第二个例子中所展示的,行星之间的困难相位可能导致一个人体验到相互矛盾的情绪和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两颗行星同时被激活,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情绪、动机命令和行为冲动。行星冲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挥作用,这就是“内心冲突”的含义。 出生星图象征着全部的内心和情绪冲突,困难相位往往意味着动机能量的阻滞和强化,导致行星功能在发挥时过度或不及。
版权声明:本文由若道翻译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格伦·佩里 若道签约老师,著名占星师,前ISAR董事会成员,共出版8本占星著作;心理/意识研究专业博士;占星心理学学院(Academy of AstroPsychology)的创办人;康涅狄格州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onnecticut)原型宇宙学与意识进化项目的负责人。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