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丽兹·格林的著作《土星:对老式魔鬼的新版解读》(Saturn: A New Look at an Old Devil)诸多事物都是一体两面,从阴暗面和光明面的不同解读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事物的心态,甚至可以转化事物本身。土星这颗传统意义上的“恶星”(相比金星和木星都被视作“吉星”)在“占星天后”丽兹·格林眼里,另有一番正面意义的新天地。土星的象征意义除了关于品质和经验,还关于心灵和精神变化的过程。它代表痛苦、限制、纪律的同时,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转变过程的象征——经过痛苦、限制、纪律的淬炼,人们可以通往更大的精神觉醒和社会成就。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由某种动机或者冲动推动着,向往事务的完成和圆满。这种“全然”的状态在原型中的象征即是“自我”;其意义并非是“完美”,因为完美只囊括人性中好的一面。所谓的“全然”是指人性的方方面面都各得其所,并浑然一体。土星象征的心理过程跟个体觉知到的内在的全然有关,它掌管着人生痛苦的教育意义,并为我们区分出外在价值(来自于他人)和内在价值(需努力挖掘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作为“野兽”的土星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面,就像童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野兽因他本来的面貌而被爱的时候,诅咒才会失效,他才会得到解放并蜕变为王子。传统占星学中,土星被视作恶星,连它带来的美德都显得枯燥乏味:自制、老练、节俭、谨慎;它的缺点就更显得讨厌了,因为土星总是通过我们称之为“恐惧”的那种情绪起作用。它既不像其他外行星那样带来魅力,也不像内行星那样人性化。
在大众看来土星简直是毫无幽默感可言;它带来的无非是局限、挫败、艰苦和自我否定,即便它带来的好的一面,明智和自律,也只会让人埋头苦干、无法笑看人生。星图中土星所在的星座和宫位指向的是个体在自我表达上易于遭受到阻挠的人生板块,在这些方面最容易遇到挫折和困顿。
土星对应的往往是让人痛苦的环境,而非个体本身的缺陷或弱点;这些痛苦的经历就这么“发生”在人们身上了,更像是一种强加。这也解释了土星的另一项恶名,“业力之王”——尽管古老的训导已经持续教给我们土星同时也是“守门人”和“钥匙保管者”:通往“自由之门”的秘诀掌握在土星手里,只有突破了它的把关,我们才能握着“自我了解”这把钥匙,得到最终的自由。

土星带来的挫折体验很明显是必要的,不管在心理意义上还是现实运用中,这类经验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不管在心理学还是神秘学上,这个说法都是成立的:人类除了通过自我发现来获得自由之外,别无他法;而在身受痛苦折磨、别无选择之前,人们也并不会追寻自我。尽管没有占星师会把土星看做让人愉快的好伴儿,土星式生命体验的必要性还是得到了不情不愿的认可。鲜有人能认识到,土星式体验中确实可以尝到喜悦。会享受业力之痛的人可能也太受虐狂了,不过土星喂给我们的并不是对痛苦的享受,而是心理自由带来的幸福——因为品味过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这一点尚未广受认可。每个人都在某些时期经历过反复发生或感受的延迟、失望、恐惧,这些通常发生在土星的影响下。然而,至于这些经历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将之转化成机遇,很少有人去回答上述的疑问——人们对此的寻常回答是,这些经历反应着个人的业力,跟过去世的因缘有关,所以受苦者得咬牙忍受,什么也做不了;只得保持着“一旦孽债还清、便可通往光明大道”的信念。即便是考虑到土星体验在个人发展和体悟自由上有益的占星咨询师,也提不出除了忍耐、淡定、正面思考之外的建议。一个可能的答案是,这每一次的延迟、失望、恐惧都可以被用来洞察人类心灵的神秘机制,这些经历会逐渐教会我们体察自身生命的意义所在。你有过怎样通过刻苦磨练,通过土星考验后,品尝到幸福时刻的经历吗?评论区分享给我们把!版权声明:本文由若道翻译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丽兹·格林
英国占星师,毕生贡献于心理占星学,与备受尊崇的美国占星师霍华德·萨司波塔斯共同创办伦敦心理占星学中心(The Centre for Psychological Astrology),并拥有一家出版专业占星书的CPA出版公司。格林是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占星师之一,著作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