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
每当一颗行星过境某个宫位的时候,我们会带着行星的特性与宫位和星座的内涵,来做一些基本解读,更深一层的,我们会考虑到相位、宫主星、定位星、整个星图的议题等等,来加深对现象的解读。
然而如果我们纵向的,带入案主本身的阅历、觉知程度、感知精微的能力去重新体悟,会让我们对一个人的独特性、进化旅程和自然法则有更深的感触。
8宫是水象宫位,是无意识层面关于恐惧的面向,也是我们生命中一个最接近“黑暗”的领域。
在现实层面,我们往往会用他人的财务、性、死亡、借贷,遗产等标签来对8宫进行定义,它是7宫一对一关系的第二个宫位,即他人的2宫。而我们个人星图里的2宫,通常定义为个人的财物、价值观、主业收入,8宫则趋向于通过他人而产生的获得。
但从更进一步的层面来说,8宫蕴含着我们所没有意识到的内在情结。正如我们对一些人的某些举动有情绪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意识到他人的举动并不是问题的来源,而我们内在发生的情绪的原由,才是我们需要去统合的关键。
荣格曾定义男性内在渴望达成的女性面向为阿尼玛,女性内在渴望达成的男性面向为阿尼姆斯,当我们无法达成内在阴阳的统合时,就容易通过对他人的投射,即将内在未完成的渴望通过另一半或公开的敌人(7宫议题) 来满足。
这也是我们与自己完全陌生的另一个自己相遇后,突破舒适区,破茧重生的地方。
而8宫就是历经了7宫的统合后的产物。精神层面的提升,自会带给我们物质层面、抑或是精神层面的财富。每个人生而不同,同一件事激起的情绪千差万别,这不得不让我们回顾源自我们童年的议题。
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试炼场,它如镜子一般照出我们更深的内在,而在关系走入磨合期的阶段后,我们会和非己的领域产生碰撞。期待—幻灭—防御—破环,成为关系里一个普遍的循环。
这些体验感多来自于我们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模式。父母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对一个人自我的形成和对爱的理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大到有过被抛弃、忽略和暴力的体验,小到饥饿时迟迟未到口的奶水,都会让我们内在的期望与实际的获得形成偏差,这让幼儿发展出为了适应人际环境而产生的不同防御性安全策略。
也因此,我们每个人会带着不同的防御模式来到社会,将一个固有的却可升华的模式不断历经试炼。
人生就如同斐波那契螺旋,看似是循环的圆,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总会驱使我们成长到更高更成熟的维度。8宫便暗藏着转化向更高层面之前的至暗时刻——向外看是融合异己,向内观即是对现实的接纳,承认自身的局限和对事物产生抗拒感的观察。
8宫带来的转化与疗愈,是破除怨恨和恐惧,这也让我们回归与原生家庭和解的议题,人不完美的自然属性与趋向追求完美的本性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冲撞。
我们自小为了“讨好”父母、老师等权威,会表现得更乖,考试努力更优秀,从而默认为会得到更多期望的爱,因为深根内在的恐惧告诉我们,真实的我们不值得被爱,本自对爱的匮乏深藏于潜意识。
当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现实意识层面会让我们产生爱的幻灭体验,自我也因为对幻灭这种“坏的感觉”(实质上是对认为自己不好的感觉)产生抗拒,从而通过压抑,愤怒等防御机制对外产生冲突,并将自己痛苦的来源归根于外在或他人。
每个人的降生都带有各自的议题,或者可以解读为性格,我们选择的父母是最能符合深化我们需要学习的课题的人。
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通过历经人格形成时期父母及环境的塑造成型,以到达我们成人后在现实社会历经起落后的成长——与自己和解,发掘内在本自具足的爱。
有占星师曾有过描述:“土星行进8宫,是一段地狱般的体验。”外显时,会通过明显的事件发生,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这些体验带有破执的意涵,这取决于你所执着和害怕失去的是什么。
土星是务实的老者,是现实世界规则和时间的代表,更是我们必将一步一个脚印面对的现实。8宫内的潜意识,经由土星带来的实质考验,让我们在意识层面有了觉醒。
当你意识到外在发生的一切事件,其根源并不是让你沉溺于事件本身和对自我的责难中无法自拔,而是借由某种外显形式,回归内在一直潜伏着的情结。
深刻的与负面的感觉相处,允许你曾一直抗拒的感受发生,土星的现实就是告诉你,面对与否,它都真实的存在于你之内。
痛苦往往不是感觉本身,而是我们用力的抗拒后,对自我某个部分的排斥和不接纳,而土星进入8宫,消除的即是人性内在的二元对立,通过与自我的和解,来获得对生命不趋乐,不避苦的觉悟和对世界万物发自内心的谦卑。
版权声明:文章由作者授权首发于若道平台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星星下的梅维斯 心理咨询师、心理占星师、古典瑜伽老师 联系邮箱:mavisxu3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