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中医的阴阳法则之下,“寒热”、“虚实”都是什么意思?

(2022-12-23 10:11:35)
作者:彦方

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中医治疗的总则是八纲,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它们以阴阳为总纲,目的是让人的身心恢复平衡。本文介绍了寒热、虚实的概念,它们不仅和身体有关,还被我们的心理因素影响。快来看文章吧!



中医里的“八纲”



中医治疗的总则是八纲,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前两个字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心平健康学旨在通过调整心理来治疗身体的疾病,同时让大家来理解我们生活中的平衡法则,就是以总纲-阴阳平衡论作为理论基础的,简称平衡论。


《黄帝内经》中讲到:阴阳,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说的是,天地万物都是按照阴阳平衡法则在运行。这是自然法则,是百分之百成立的,而我们在心平研究中找到的规律不是百分之百成立,是概率、只能作为参考。


比如,心平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得高血压,是因为他在生活中设立了一个高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个高标准而产生压力,那种使劲控制着的心理导致的。这是我们在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但是另一个人的高血压可能就不是这个心理了。


我们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可能是60%患有高血压的人是因为这个心理,也就是说这个规律适用于一些人,而不是全部。


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有差异性,而且一个疾病可能是几种不同的心理原因所导致的,很可能有些心理原因是我们之前并没有见到过,所以对于这些规律,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当时这个人的情况来看。


因此,心平研究总结出来的身心规律是供我们来参考,要灵活应用。


在任何情况下,阴阳平衡法则都是百分之百成立的,对每一个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因为这个法则是万物之纲纪。也就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都是从阴阳当中演化而生的。


在这个阴阳平衡法则中,平衡可以发生在一个人自己身上,可以发生在一个家庭内,也可以发生在一个家族系统内,平衡的范围可大可小,平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在治疗中发现,有些人的拖延症,是因为着急产生的。因为他之前太着急了,现在平衡过来就是拖延;还有的人看上去很拖延,心里却很着急,平衡过来在行为上变成了拖延。


我还发现,现在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抑躁”本身就是一个平衡,也就是说,有抑郁症的人就会有躁狂症,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呈现而已。我做抑躁个案的时候看到案主的情绪低落,在他的生活中常有 “我不行、我什么都干不了、我很无能” 的心理。


西医治疗时,会说春天是抑躁症的多发季节。这和中医上有些相通,而中医会用调肝的方法来治抑郁,因为春天对于五脏中的肝,肝也是主生发的,但是他觉得我不行,我不能,所以就变成了我无能,变成了抑郁。另一方面,这样的心理平衡过来之后,另一个他就是我要行、我要能。


我在带个案时,确实能感受到这样的状态:抑郁的时候一句话不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躁狂的时候,思维高速运转,觉得自己很厉害,就是我要行,我要能,我天下无敌。这就是一对平衡。


所以说,不平衡就是太过或者不及,躁狂就是太过,抑郁就是不及,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平,而我们把太过和不及释放了,它会自然地回到平衡。前面讲的,着急也是太过,拖延也是不及,把着急和拖延都释放了,自然就平衡,这就是阴阳平衡法则。


其实,就是用药物、或是针灸推拿治疗,仍然遵循着阴阳平衡的法则。而用心理治疗也是遵循这个法则,看我们曾经有什么不平衡,看我们怎么被平衡的,把它释放,做调整。


综上,总纲阴阳平衡法则不受制于任何条件的限制,百分之百成立,而我们所讲的规律是知识,只在一个层面一个角度才成立,不是百分之百成立,可能到某个个体上就跟规律不一样,因为个体是有差异的,但是阴阳平衡法则一定是百分之百成立。


图片


1
“寒热”


八纲中的“寒热”很好理解,就是人产生了分辨心,对事物分了好坏,觉得这个好、那个坏,而且觉得那些坏的不正常,就容易产生寒症。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人能分得清好坏,但没有觉得坏不正常,没有不平衡的心理,就没问题,因为分不清好坏就变成贪嗔痴的痴了。但是,如果分了好坏,又产生了贪心、嗔心,觉得坏就不正常的心理,就会变成身体上的寒症。


在心平的耐寒课程重点就是调整身体上的寒症。当我们把内心那些不好的、坏的不平心理调整了之后,对于外在仍然是寒冷的环境,我们便不会一冻就生病,这在中医中叫做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当我们正气足的时候,外面的寒冷是进不来的,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而之所以能影响我们,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漏洞,里面的正气不足了,才会被外因把内在的不平衡心理诱发出来。


心平从不否认外因的存在,无论是中医讲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环境因素,还是我们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这些仅仅是诱因。


为什么不同的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有的人就没事,为什么在同样寒冷的环境下,有的人就不生病,因为他们内在是平衡的,内在没有漏洞,就不会诱发出疾病来。这就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们内心那些关于坏的、不好的感受和心理定位,会变成我们身体上的寒症。那么热症是什么呢?夏天为什么有人一热就满头大汗,有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就不觉得那么热?这是因为我们内心要好的心理,会产生身体上的热症。


比如,我要讲一个课,特别想把这个课讲好,那时候就发现自己浑身发热了,甚至都出汗了,这就是内心要好的心理。有时候上台讲话前,我们也许觉得心里没那么想着要好,就是去讲讲话嘛,但是当身体开始发热时,说明潜意识中那个要好的心显现出来了。


所以说,我们那种希望好、盼望好、要好的心理,就会变成身体上的热症。


碰到事总是往坏的方面想,心里很自卑、很消极的人就很怕冷;干什么事都特别要好的人,在热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出汗或者热得呆不住,这是身体内的热症出来了。有人怕冷不怕热,有人怕热不怕冷,这些反应一定是跟他的内在心理相通的。


图片


2
“虚实”


八纲中的“虚实”就是中医中常讲到的虚症和实症。心平认为,不足不够的心理会变成虚症,物质层面上不足不够的心理会变成血虚,精神层面不足不够的心理会变成气虚。


我们会觉得什么不足不够呢?不就是自己想要的、需要的吗?没人会觉得被别人骂的不够,只会觉得别人对我们的关心或者认可还不够。所以我们对觉得好的、想要的东西,很容易会有不足不够的心理。


虚症是觉得想要的不够,那实症就是不想要的、坏的多了。如果身体上的肉特别结实,捏都捏不起来,就是实症的一种表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很多坏事,是我们定位的坏事,是我们不想要的,但还是发生了,当我们觉得“多了”,就变成了实症。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人后肩后背上的肉很结实,捏都捏不起来,这就是生活中有很多的重担责任不想扛,但还得扛着的心理造成的。


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里有家庭的责任,工作中有工作的责任,我们得扛着,但是我们不想扛、不想要,觉得太多了,这就变成了实症;又因为跟责任和承担有关,就变成了肩部的实症。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图片
END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