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平衡是多层次的,你所遇上的挫折和磨难,实际上是在造就你,你有什么心态,身体就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而当你用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就会看到更多。
另外,【心平健康学】八月份有新的初阶课程啦,有兴趣参与的读者朋友快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吧~
疾病和吉凶祸福,都是存信号的结果。知道自己存信号了,就可以主动提前消去一部分。尽管不会完全消干净,但大事可以化小。化解磨难的目的不是躲避,磨难代表你有信号,对待磨难的态度不是怕磨难才去消信号,是学会用磨难来发现并调整自己。
世间所有的事,都受自然法则的控制。你能用主动、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磨难,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躲了半天,看似躲过了一个小磨难,但其实磨难是躲不过的,后面可能有一个大磨难等着你呢。拿我自己来说,冬天练耐寒就是自己主动去找灾。磨难早晚都是你的,叫它早点来,就能早点化解。
理解了平衡理论,不等于就没有灾了,还要根据你以往所存信号的多少来进行相应的平衡。倒霉的时候,你可以静静分析,为什么自己在这个时候倒霉?这是为了平衡自己的什么方面?遇上大的磨难,要会用平衡论去认识、去想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信号一拨一拨地调来,一拨一拨地化解。接受平衡论越深,认识越深刻,越能平静地面对灾难。
人的欲望会调来很多信号。即使什么欲望都没有,也仍存在吉凶祸福。但关键时刻用平衡理论帮你自己想开,从逆境里走出来的速度就快,也不会感觉那么痛苦。你想不开,就会越发加重磨难。一般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性格都有改变,因为这部分极限的信号已经消了。
学习平衡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越多,说明研究得越深刻,越能跟平衡论逐渐合一。人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看,或通过别人来看自己就比较容易。
人们经常把得病看成是自己的磨难。祛病有两种方法:
其一:卸掉欲望、减少欲望可以少得病。实际上当人欲望强时,是调来信号,产生疾病的时候。
其二:面对疾病,不紧张、不害怕,先面对,再调整。拿病当镜子,检查自己哪里没明白。
自己得病不用问别人,就是没活明白才得病。把病当作镜子,找到得病的内因进行调整,把当年没想开、心理不平衡的事,现在重新想开,主动出击,治起病来能容易一些。
我当年辞职后,背上了没劳保、没退休费的包袱,要多挣些钱,存着以后用。带着这想法,不但挣不着钱,还总赶上倒霉事。原因不在别人,也不在社会,而在于自己的心不平。
为什么存钱?有人说是为了留着等老了看病用。这么说的话,挣钱给哪里挣呢?给医院挣的。有了病,最大限度不就是死吗?看病是不是就一定能挡住死呢?也不一定。人疼起来,有钱打止痛针也不一定有用。有钱也不过如此。就这样我慢慢把包袱放下了。放下包袱,比背着它挣钱要容易得多,越背包袱挣钱越难。
你对对方越不理解、越较劲,你的包袱就越重,磨难也就越重。现在进行反思,用平静的心对待,换一个角度重新看待这个问题,把对方当成在给你扩容、在造就你,你就可以少得很多病。
假如你认为在家里活得累,说明你把家看得太重了,从现在开始,把家看得淡一些。通过反思,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对方。改变自己,才可以解脱自己。
如果事情都按你的想法存在并发展,那你就成自然力了。你不是自然力,你要做的,是去领悟自然力。为什么你做这事能成?为什么做那事不成?是什么平衡关系?觉悟提高了,偏激的心理慢慢转变了,看待事物不那么较劲了,才能获得自我解脱。
看问题越辩证的人、觉悟越高的人,越能够与他人相容,活得越轻松,处在某一位置也越稳定。你什么事都容不了,跟什么事都较劲,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历史只是在当时需要你而已。
谈到吃苦,主动吃苦和被动吃苦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但如果你的欲望过高,这种主动吃苦也会对你有不良的影响,关键还是要把握火候。你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就会来相应的磨难。
就像咱们练耐寒,冬天穿着短衣短裤到外边去冻,冻出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把信号调来了,然后用心理调整的方法进行治疗。假如不是主动吃苦,你是由于生活所迫在外边受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都是受冻,你自己主动受冻则以消信号为主,被动受冻以存信号为主。
同样是花钱,你给孩子花了可能心里特平衡,假如给一个不认识的人花了,你可能心里就不舒服,区别在于心里的定位不一样。如果你真把事物看淡了,到哪都消信号,你活得就轻松了。
职称没评上,于是就觉得为考职称所做的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其实你不要为此失落,因为没有白付出的。但付出与得到的关系是有条件限制的,你为了一个目标付出时,心态不平就往往得不到。你种了一个“因”,先搁着,等若干年后再给你一个“果”给平衡过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职称最终也没评上,但你自己想开了,多活十年,那不就都有了么。其实一样,很简单的一个平衡。
你的付出早晚是你的。有的就需要你付出,来完成对以前的平衡;你不付出,前边的事就平衡不了。平衡是多层次的,一种是为以前的付出,一种是为以后的付出。有了这个概念,你付出后不管得到还是没得到都会坦然。
你所遇上的挫折和磨难,实际上是在造就你,给你扩容。如果你一生任何坎坷都没有,特别平坦,你的容量永远扩大不了,你的成就也大不了。所以挫折是在造就你呢,你要有这种定位,你身体里毒素就少。你若觉得“怎么这么坏”,你身体里就开始产生坏的东西。
关键不是遇上什么事,而是你能想开多少。练耐寒就与此有关,你的定位如果是“生活中的残酷环境给身体带来的感觉虽然冷,但它能造就我。”换成了这个逻辑,用残酷环境来锻炼自己,就不会觉得天那么寒冷、自己那么倒霉了,而是明白这是在造就我的伟大呢,心里很平静。
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化工厂,你有什么心态,身体就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心情就如同化学反应的调节密码。心理对身体的作用就是这样大,你对事物怎么定位,身体就产生怎样的结果。
人的毛病的根源在自己的心上,与努力的多少没有绝对的联系。你能充分发挥就是乐趣,不是痛苦;但你设定的目标太高,你一直想争第一,就会很难。人要有理想,但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目标太远大了实现不了,你这辈子都有失落感。人没理想、没方向,就是在混日子了。
我觉得老年人把身体健康作为理想就挺好的,在身体健康方面有很多学问,中医可以研究,心理学可以研究,易经八卦可以研究,一些健身方法可以研究,包括有些宗教都可以研究。你以健身为目的去研究,你就解脱多了。
你遇上的任何一个不顺心的事,都不是凭空的。你不用紧张,也无须怨天怨地。凡事都有平衡,包括你倒霉、得病。来什么灾就消什么,这时你就生活得坦然多了。
你现在的身体感觉,就是当年的心理定位。遇到不顺和倒霉,想想当年走运时,你曾经高兴、激动的劲儿,是不是有“过”的地方。无论是谁,倒霉都是存在其必然性的,人自己是控制不了的。但加在一起,好事与灾难是一样多的。
当你遇到倒霉事的时候,其中都蕴含着你下次“起”的机会。不管个人、家庭、单位还是国家,不可能永远在顶峰上,这是法则和规律。遇上了倒霉事不要躲,有“霉”就平静地“倒”,倒完了就没有了。
按照平衡法则,如果你什么磨难、挫折都没有,也就不会有成功。能从坎坷中走过去,就好像把座标上的波浪线拉直了,等于你的生命延长了。
有坎儿是不是一定长寿?有坎儿,你没过去,寿命就短,你坦然过去了,才是长寿者。并不是长寿的人没有挫折。有人去烧香,求长寿求福报。佛经有云:“不是佛渡,仁者自渡。”
人需要用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你越平静,病越少,越长寿,看见的才越多。你处处较劲:“就不应该这样、不该那样,都不应该!”你容不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容不下你,你就先被淘汰了。
人生有一个至高点,就必然存在一个至低点。你既不用为高点感到骄傲,也不用为低点感到自卑,因为加在一起一样多。人把自己定位得越高,要经历的磨难也就越大。坦然过了这些磨难,就能上升一个层次。
当你知道得病是人生磨难的一部分,同时还明白了人生的道理,真的改变了自己时,病治得才彻底。着急治病效果不好,这也有火候的问题。你不治,病当然不好,但治病的愿望太强了,也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要平静地治。
自然的人活得轻松,自私的人活得不轻松。学习心平健康学一方面为治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明白这些道理,使我们在生活中能过得更轻松。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