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在心平健康学中,每个人所存的信号不同,平衡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形式。哪怕不好的结果,对人也有启示作用。坦然面对兴衰,身心便容易处在健康的状态。另外,【心平健康学】八月份有新的初阶课程啦,有兴趣参与的读者朋友快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吧~
面对人生的起伏,如果你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态的话,有些好的结果比坏的结果危害还大。好的结果容易使人生出欢喜心,坏的结果倒可以让人把正在亢奋的心冷静下来。
从平衡角度来观察,坏的结果对整个家庭、整个单位及整个社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总体平衡的作用。所以在坏的结果面前,你如果看不到总体平衡这一层面,就该存信号了。
举个常见的例子。大家都觉得某个单位效益好,都想方设法地往里调,等都调进去了,这个单位就该滑坡了,就该开不出支来了,这样大家的亢奋心才能凉下来。
这时候,如果你明白这是自然的结果,心态就能平静。如果调进去了,还在亢奋,盼望着自己能从单位得到很多好处,等到单位滑坡了,你调整不过来,随之产生的各种不平心情就会存成信号。
其实,不好的结果对人也有启示作用,它本身也是一种平衡结果。通过学习,反思你一生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盼望、担心的时候,以及随后自己都受到了什么样的平衡。
有人虽然事业成功了,但是很年轻就死了,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如果活了一百岁,一直庸庸碌碌,当然对社会和人类也没多大作用。
人的一生应该有拼搏、有奋斗,等到暮年时回忆起来才有趣味。如果一辈子都特别顺,回忆起来也没意思。遇上了困难能坦然面对,能把原来不平衡的心态调整过来,就能少得病。即使有病,能认为正合适,慢慢地病自然就好了。所以,得了病,你需要考虑,这是来平衡你哪方面的。
恶有恶报,这也是平衡,跟活的岁数大小没有关系。不明理的人,可能不得身体上的病,活的岁数大,但也不会幸福。因为每个人所存的信号不同,平衡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形式。
当年对某些事的想法越过分,后面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如果对某一事物一直心态平和,这一事物就很平稳,多年不衰,不容易有大的变化。社会上的很多事都是这样。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再遇到事,心能平了,就会少着很多急,少得很多病。
为什么会出现代沟?老一代人的很多观念往那边过了,这代人就要起到平衡的作用,往这边过;再下一代又往那边过,维持又一个平衡。无论出现什么都是历史的需要,你没有必要跟那边较劲,也没有必要跟这边较劲。
你一较劲存上信号,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事物往哪边过了,你不用激动或烦恼,要知道这只是循环往复过程中的一环,如果每一次变动你都要被卷进去,活得就太累了。
有些老年人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东西觉得看不惯。其实不必,任何年代都会有它相应的需要,这个时代就要造就这样一批人,那个时代就要造就那样一批人,这是时代的需要。学习平衡论以后,你能用新的角度面对这些事。原来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原来较劲,现在不较劲了。
所有的存在都是因为有需要,如果不需要它就不存在了。就像狼吃羊,没狼不行,没有羊也不行。没有羊可以吃,狼就饿死了;但是如果没有狼来吃掉不够强壮的羊,羊群过度繁殖,缺乏食物,整个羊群都将陷入困境。
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人都特老实,那不是世界,人都特别坏,也不是世界,世界就应该好坏都有,大千世界本是无奇不有的,这才色彩斑斓,这才是辩证的。
任何事都必然会有起有伏、有兴有衰,赶上哪个阶段都要坦然面对。能在兴与衰中都坦然的人,才能长寿,才能幸福,对社会的贡献也大。你不平衡,总烦恼,心浮气躁,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
就像得病,你自己痛苦,同时给家里人也带来麻烦。认真分析自己为什么得病,能不能想到得病是一种需要,是一种平衡,平衡自己对某事没看明白、想不开产生的不平心理。事物在发展,不会总是这样,你能找到平衡点,病就好了,这才是关键。
明白了自然力的平衡规律,对你有什么帮助呢?你认为自己吃了亏,实际上亏了吗?你认为占了便宜,真的占了吗?你多少年前的一闪念尚且存在时空里,何况是吃了的亏、占了的便宜。
所以学习后应做到,对任何事都不盼不怕,这样你存的信号就少了。我们现在应该不怕调来信号,因为调来了信号你正好消,顺其自然随时调整。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