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高烧与低烧的心理规律,分别是什么?

(2023-07-12 09:27:45)
作者:张彦方

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自张彦方老师公开课


感冒我们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发烧又分为低烧、高烧,那发烧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我们又如何借助心平健康学让自己更平和呢?来看文章吧!另外,【心平健康学】八月份有新的初阶课程啦,有兴趣参与的读者朋友快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吧~



感冒的背后



在感冒这个症状当中,我们要用到的一个高频的词叫排斥。就是我们排斥什么,不要什么,讨厌什么,这是感冒症状里对应规律高频的词。我们慢慢来理解这个词,它会变成身体上什么样的症状。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排斥不好的,我们要什么呢?要我们需要的,要那些好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所以感冒它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冒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发烧又分为低烧、高烧。每一个人一年都会感冒那么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次,那么我们来理解感冒背后的心理。


图片

”是宽泛的概念



我们刚才说到: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好,要那些我们需要的,要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好的。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所定位的“好”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人定位为“我能买一件喜欢的衣服“,这个就叫好;有人定位为“孩子的成绩好”,这个就是我需要的好;有人定位为“相对来说生活的健康,身体特别好”,那这个就是我所追求的好。


所以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在生活中,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要那个好,希望那个好,盼望那个好。


但是生活不是我们想要什么,它就真的能够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是盼望好,盼望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错,盼望自己的工作当中能够做出一定的成就。但是现实可能是孩子的成绩很糟糕;可能我们失业了;我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好,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发。所以当我们内心是想要这些好,那么现实又是为什么发生了不好的?


就是我们不要的,我们排斥的,我们讨厌的,我们不需要的。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动作:我不要,我不要,我排斥。我们是抗拒的、对抗的。


所以大家理解能够理解这里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内里是如此期待“好”的发生,希望自己能够达成理想中的那些“好”,但是现实却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于是,我们对这些阻止“好”发生的事情产生了排斥、对抗、抗拒……我们甚至还有保护的心理,希望“我的那个好”它能够发生,“这些不好的”它可千万别发生。


就是这些我们害怕不好的发生,要去保护、防御。是这样的心理活动,变成了发高烧。 


大家理解它是几种心理混合在一起的,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它很多时候都是多种心理的叠加,它不是单一的心理,所以我们刚才所讲的这个部分,它就是我们在某些时候经常有的心理活动。


图片


一个案例



最近我在做的一个案例,这位妈妈说:“哎呦,孩子发高烧了,为什么?”那我们在找心理原因的时候,所看到的是妈妈说:我现在都觉得我对他放下了很多,我都没求这孩子找个多么好的工作,就是他只要健康就行了。我对他工作的这些事都可以放手,但就是希望孩子健康。


就是这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怕孩子生病的这种心理变成了发烧。


他自己发烧了,因为这种心理不光影响到他自己,也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孩子也发烧了。最开始的时候,我说:“哎,这样一种心理它会变成发烧。”妈妈说:“啊?我对孩子已经很放下了。”但是一提到身体反应的时候,妈妈觉察到了,她说:“确实是这样的,我真的是现在就是希望他健康。”


“我看到她身体出了这个毛病,那个毛病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我就怕他生病。”所以妈妈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希望孩子身体好的这个劲太大了,变成了发高烧。


很多第一次了解心平健康学,没有在这个体系当中深入的人,当听到这样的讲解时,会深起疑惑,会问:“这我希望我孩子好,不希望他生病,那这样的心理难道不是很正常吗?那怎么还能变成发高烧呢?”


当然,这样的心理确实可以理解,但需要意识到,是这样的心理的那个劲太过了。我们有恐惧、有害怕、有很强的保护的心理。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化中讲过犹则不及,我们讲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所以不是我们这样的心理错了,是这样的心理它不平衡了,它太过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可以放松自己。我们把对孩子的保护的劲放松下来,把害怕孩子生病,害怕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这种心理,通过心平体系当中揉球的方法去释放,那么我们能够更加放松的面对孩子。


当我们把对孩子的这种担心恐惧,把对那些不好事物的那种排斥,通过揉球的方法释放了,我们可以化为对孩子平静放松的祝福。那对孩子来说是正作用,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来说它也是正作用。


所以大家理解发烧,我们刚才说到的发高烧,现在聊聊发低烧,发低烧的心理是什么?高烧是我们要去保护防御、对抗,“哎呀,我得保护好了,我得去防御着,别让那个不好的过来。”

发低烧是也希望好,也怕那些不好,但是我都没有能力,没有力量去对抗防御,我内在是无力的,我内在的能力是不足、不够的,我没有能力去对抗防御。所以高烧是“对抗、防御的劲过了”,低烧是不及。所以我们在心平的治疗当中提到心理,我们经常会讲到说从两个部分来理解我们的心理,它怎么就不平衡呢?


太过是不平衡,不及也是不平衡,所以对抗的劲大了是不平衡,没有能力去对抗也是不平衡,那没有能力去对抗,这个就怎么样?就变成了发低烧。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