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书籍《认识平衡》,由王中平老师授权发布
在心平健康学体系中,认为人活的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运用这种平衡的方法使一个人的心理发生转变,比一般的教育方法有效,也能更快的让身体恢复健康,因为观点的转变就会导致病的机转。另外,【心平健康学】八月份有新的初阶课程啦,有兴趣参与的读者朋友快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吧~
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当你做好事后,没得到好结果就开始恨别人,无论你前边付出了多少,你都走入下品了,说明你不明白。
比如,你认为自己对他好,他却坑了你。究竟毛病出在谁身上?起码你没看清这个人,你帮了一个坏人,他坑你也是合适的。你产生恨,对身体是负作用,对自己其他方面也都有负作用。
你尽心尽力地帮他之后,期待着一个建立在你自己误解的基础上的对方反应,因为期待落空,有时也出现恨、气等不平心。先静一下心,自己在帮的过程中,都有什么不平心?观察一下,有些结果就出来了。
如果这人本来就这么坏,你需要扭转他的本质,转得过来就转,转不过来也不必后悔、失望。使人不平的是你帮他时施财、施力,事后他可能不承认,他说你没帮,他那么说可能是为了给自己找脸面,你要理解他。
当对方说这些话时,你心还能平静,这时福德就能转成功德,你一出恶念,就折杀了自己的功德,就可能得到恶性结果,就有缺德的成分。运用这种平衡的方法使一个人的心理发生转变,比一般的教育方法有效。对人说教让人转变,往往较难。但如果他能知道,如果不改变自己,下一步会有什么平衡,他也许会自觉自愿地改。
有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有一家的儿媳不孝敬婆婆,自己一家三口吃好的,给婆婆一人吃差的。后来孙子长大了,知道母亲这样做不对,就和奶奶商量了一个教育母亲的办法。一次儿媳做完饭让孙子给奶奶端去,一会儿孙子回来说,奶奶嫌饭不好没吃。
儿媳一听发火了,找到婆婆问她为什么不吃,婆婆心里害怕,手一哆嗦,把吃饭的盆掉在了地上。孙子一看说:“奶奶,你怎么把吃饭的盆摔了?这盆我还得留着以后给我妈用呢。您把它摔了,我妈老了以后用什么呀?”
小孩的妈妈,也就是这儿媳一下明白了。有时对于这种儿媳,光靠劝说是不起作用的,但用纵向平衡能使她转变过来。
学习自然平衡理论以前,你活的永远是现在;学了自然平衡理论,对咱们而言,活的不只是现在,还有过去和未来。
你现在的所有疾苦,源于以前,是因为以前你存了信号,才有你今天的喜怒哀乐,你现在的觉悟和明白程度又决定了以后。因此,你活的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因为人们对时空的理解不一样,你的身体、你的吉凶祸福就不一样。
例如:你现在头痛,痛的感觉在现在,但是原因是过去你恨某位领导的不平心理,你现在又对头痛这个病想不开,对病产生了继发心理,就又为你将来的疾病埋下了祸根,也许不仅仅是头痛。
人们通常认为过去的都过去了,其实过去的并没有过去。假如你现在的年龄是50岁,但不是你一出生就50岁,而是你有50年的过去才有现在的50岁,谁都逃不脱过去、现在、未来。
今天很多事情的发生,实际上是昨天的延续。现在你看某些事物感到不舒服,实际上是在治你当年的某个病,提示你当年的某个偏激观点。
平衡场就是通过现在平衡以前或以后的,这里包括逻辑问题,只要出现就是需要,所以不用较劲,不较劲了,你才能解脱。
心平健康学的平衡理论让我们知道,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人为了某些事高兴或不高兴都是只看到事物的一面。
有人说:“我这辈子净倒霉了,官没当上,财也没发。”可你从另一面想想,要是你真的当了官发了财,可能你一高兴,心脏受不了就要犯病了,接着面临的就是倒霉。
你可以品一品,回忆你前面那么多年,每一次高兴激动都给你带来了什么结果?先反思为某事高兴过了的心情,再反思后面带来的不顺,这样做就可以对相关的脏腑起到治疗作用,因为你观点的转变就会导致病的转机。
人一生的高兴加起来的总和与悲哀的总和,一定是一样多。为什么成就某些事业要经过那么多的艰难和风险?是什么道理?就是要把你锻炼得宠辱不惊,这时候成功才稳定。
在你最盼望成功、最拼搏、最努力的时候,正是锻炼你的紧要关头,等把你磨得差不多了,心态完全平静下来了,成功才能到来。让你因得到而高兴的同时,也能想到付出时的艰辛,这正是在维持一个平衡。
有些人学了心平健康学以后说,我把什么事设想好了就亢奋,一亢奋就要受平衡,那我什么也不想了。知道亢奋之后要平衡,我们该怎么办?面对自然平衡是不是就不努力了?
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拼搏,而是要平静地去拼搏,坦然地面对你亢奋之后的平衡,平衡过后才有更大的成功。你连平衡都没有,成功从哪里来?
有人在被平衡时就再也起不来了,就是面对不了这个平衡。用来平衡我们的是艰难、是挫折,同时也是又一次成功的前奏,就是看你怎样对待。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