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气虚、鼻塞、嗓子痛......竟然“元凶”是它们?!

(2023-09-15 10:45:04)
作者:张彦方

编辑/翀子 图片/稿定设计

文章源于若道沙龙


十月,心平健康学(初阶)就要开课了!在之前的公开课中,张彦方老师讲解了体重与脾湿、脾虚的关联及其背后的心理原因(点击【内容】查看),还讨论了【肥胖】【脸上起痘】的原因,本文也是公开课的部分文字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文章来感受心平健康学的魅力。另外,对【课程】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哦~


血代表有形的需要



肺在身体上是来做什么的?是呼吸,所以在中医中叫“肺主呼吸”。我们的呼和吸由肺管理,吸进来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体,生命的两大特征,一个是心脏,一个是肺,我们的心脏需要能够正常跳动,我们的肺需要能够呼吸。在之前中医十二官的部分里面,我们讲到心脏,它通过心肌的收缩把血液用到全身各个地方。那这些血液中包含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各种各样的能量。


所以在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讲到血液代表我们在物质部分的需要。


当一个人在物质部分的需要,在物质层面上、有形层面上,觉得自己是不足的,那这个就会变成血虚。当这个心理非常强烈的时候,它甚至会变成贫血。 


我们经常讲到人的身体,那它是气血,中医当中讲到气血两个部分,我们的心脏通过收缩,把血液运到全身各个地方,当然里面还有氧气在推动血液运行。


图片


气代表无形的需要



血液代表有形的需要,那无形的需要就是跟气相关。 


所以大家理解,当我们自己在这个无形的需要,在情感、被尊重、被关心、被爱护这些部分上,觉得自己是很匮乏的,是不足、不够的。当我们内在有这样的心理定位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肺的呼吸,肺部变成气虚,所以当我心里定位认为爸爸妈妈他们给到我的爱太少了,是不足、不够的。 


我觉得这样是不应该的。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生活不外乎就是小的时候的家庭关系。首先是和父母的关系,其次是跟兄弟姐妹的关系。我们上学的时候有跟老师、同学的关系,有朋友的关系;工作之后有同事的关系,我们有领导的关系,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伴侣。


那个部分里面,我们如果有什么觉得对方对我的爱不足、不够,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不足、不够,老师对我的关注是不够的,我是不被重视的,自己是没有价值感的。那么当我们定位这些的时候,我们认为它不正常了,就会变成我们的气虚。 


肺主呼吸,它是主气的,而气代表的是无形的需要。所以我们在这个部分里面是无形的需要,当这部分觉得不足,不够,就会变成气虚。当然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能力不够,也会变成气虚


图片


鼻塞的原因



那么我们再来看肺,它是主呼吸,那进来的是什么?是氧气,它代表的是我们需要的;出去的是二氧化碳,它代表的是什么?我们不要的。所以当我觉得我不足、不够的时候,变成气虚。当什么要进来的时候,我是排斥的,我不想让它进来,因为我是不要的,那这个时候就会变成什么呢?就会变成鼻子堵


我们在讲感冒的时候有提到,肺主呼吸、主气,开窍于鼻,所以我们鼻子上的很多症状是跟肺相关的。当什么进来的时候,我是排斥的,堵着不让它进来,那这个就会变成我们的气进不来,我们经常所说到的鼻塞就是跟这样的心理有关系的。 


当然鼻塞的心理不仅仅是这个部分,不仅仅是什么进来的时候我不让它进来,还有是出去的时候我出不去,被什么堵着出不去。比如说我想跟我的伴侣,我的亲密关系的对象,我要跟他表达沟通,但是当我去表达的时候,他是沉默的,他是冷暴力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要表达的时候被对方堵上了。


那这个时候就变成鼻塞,有可能会变成鼻子的气进的时候堵,鼻子的气出去的时候堵。因为我们认为沟通是不通的,就变成这个气进不来,我们的这个也出不去。 


因为当我们沟通的时候对方是冷暴力的,那我们的气也出不去,那这个也是鼻塞。那么我们经常还会鼻子堵,这种心理是什么呢?


就是当别人的一个观点过来的时候,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实际上都很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两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家都想去表达自己,那当我们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被对方接纳了,我们就觉得很放松、很舒服。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是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别人可能对我们是排斥的,我们就觉得被堵上了,那这个也会影响到我们的鼻子。还有的时候是别人在表达他的观点,他的某个观点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哇,这个太毁三观了,跟我的三观太不一样了,我都不想听,我也不愿意接收。


那这个怎么样?我不愿意接收也会变成我们的鼻子堵,所以这跟观点的概念有关。因为这个仍然是无形的部分,它就会到我们的鼻子上。所以这是关于鼻塞,我们简单的说一些解释。


图片


打喷嚏的原因



其次,我们的鼻子还有一大块儿就是打喷嚏。还是跟肺相关,因为肺开窍于鼻,就是什么进来,什么出去。所以当什么进来的时候,我对这个进来的非常的排斥,当我是排斥的,这么一个排斥的劲,当我是排斥的劲的时候就变成喷嚏了。


所以大家理解那个喷嚏,这么一个进,它是一个排斥出去的,它不仅仅是我堵着不让它进来,我是有一种强烈的排斥的劲,那这个就变成打喷嚏。


比如说我对某一个人所表达的观点,我非常的排斥,这个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观点?我很排斥,那这个就会变成打喷嚏。当别人跟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不仅是堵着不跟他沟通,是他一说话他一张嘴,我就非常的排斥,那这个就会变成我们的打喷嚏。


那如果我们觉得他所表达的这些,他表达的这些观点、概念,我们觉得非常的多余,哇,他总是那么唠叨,太烦了,好爱唠叨啊。 


那么这个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有,尤其是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对于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觉得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尽责任,应该怎样教育小孩,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所以父母会去表达我们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饭前要洗手,要几点睡觉,怎么怎么样,各种各样的观点。


有的同学能接受,那可能父母唠叨的多了,就觉得太烦了,那个烦就会变成我们鼻子的痒,那个觉得唠叨的太多了就会怎么样,就会变成我们的流鼻涕。但我们对这个唠叨非常的排斥,就变成我们的打喷嚏。


图片

嗓子的问题



肺还有一大部分是跟我们的嗓子有关系的,跟支气管有关。   


那么我们嗓子的这个部分,在感冒的部分里面也讲到过,说什么样的心理会影响到我们的嗓子,那就是我们在说话的部分上,比如说我在说话的部分上,对于别人说的话非常的生气,那就会变成我的嗓子痛,他一说话我就烦,就会变成我的嗓子是痒的。


想说又憋着没有说,那这个劲就会变成咳嗽,所以我们的嗓子有很大一块是跟我们在说话的部分上,我们的各种各样不平衡的心理有关系。无论是我们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压着不说,那害怕说变成了嗓子痛,压着不去说,就变成了咳嗽。


那么对于别人说的话,我们不想让他说,那这个怎么样?也会变成我们自己的咳嗽,那还有一大块我们的嗓子,它就跟我们刚才所说的肺是有关系的,就是什么进来,什么出去。  


我是排斥的,我是不接受的,我想让它停在那里,不想让它进来,这个我们排斥的就变成咳嗽,那我们很需要什么,我非常渴望什么进来,但是又没有,所以一个是我要往里面让他进来,一个是我不让他进来。


比如说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我们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我们渴望爱,渴望被他人理解,但是我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在亲密关系当中,我的另一半也不够爱我。所以这个就会变成嗓子干。如果在这个部分里面,我们因为没有而很生气,会变成嗓子还会痛,就是那个嗓子又干又痛。   


刚才我们说什么进来,我排斥不让它进来,那它是已经发生的,比如发生了什么,我不让这个进来,那这个变成我们嗓子的痰了,但是我渴望我需要的劲大了,就变成嗓子的干了。


所以就是大家就听到这些部分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这里有相应的症状,我们就可以去感受自己在曾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因为我们自己在其过去的一生,当过去几十年还没有到一生,那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我们不断地去存留的这些不平静、不平衡的心理,它会怎么样?


会留存在我们的细胞记忆上,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就会以疾病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一定的时空当中,就会以疾病的方式呈现出来,提示我们的内在有这样的不平衡。


图片


想入非非引发症状



接下来我们来看“悲伤肺,悲则气消”。那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包括已经学过心平的同学,对这个部分也是非常的熟悉的。我们说心平当中理解悲伤肺是什么?是那个飞星影响我们肺的功能。


什么叫飞星?咱们说想入非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有这个想入非非,想入非非就是大白话,就是想的太多了,我们的大脑不断地在想,所以我在个案的时候,经常有同学会提到说,我想的特别多,然后就是做事情的时候就没有行动力了,那我怎么办?我怎么才能够改变呢?


我说,这个呢,跟心平的研究太吻合了,想那么多,当然能量都被消耗了。我们说悲则气消,就是中医的酒气理用当中讲到悲则气消,也就是说我们想入非非,想的太多,把气都消耗了,当然就没有行动力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想要做一个什么事情,就开始陷入到想法当中,各种各样的想法当中。那有些人是在想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有恐惧,那么他就非常容易悲观消极,往不好的部分去想。这个时候他就陷入到这些恐惧当中,消极当中遐想有可能有很多不好的结果会发生。如果我干了这个,想想这个事情太难了,还是算了。


首先,因为我们在想的过程中,它就很消耗;其次,我们又陷入这些想法当中,陷入到恐惧当中,我们已经陷入到这种情绪当中,那就完全干不了了,那这是一部分。


还有的人是一想,哇,一想就觉得特别美好,太好了,然后美完了,事情写完了,没有执行力,没有去干,因为它已经美完了,所以就是说把能量都消耗了。  


当然在每个个体上,因为我们所讲的都是大的规律,只是供大家作为参考,一定不是 100%成立,那么我们到个体上它会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我们随着讲到的这些部分,我们去跟自己结合,我是不是有这些部分?它是否可以提醒到你?


但它并不是100%,每个人看上去的现象层面上是这样,但是它的原因会有很多的可能性。   


那么再回到刚才所说的悲则气消,所以当我们想入非非,想的太美了,把能量消耗了,干不了了;我们想的太恐惧了,也把能量消耗了,大不了了。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想,而是这个想的这个部分它太过了。


所以大家理解心平当中所讲的不平衡它是什么?就是《黄帝内经》当中所讲的健康的人是平人,所以不健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不平的人。那么什么是不平的人?就是太过不及。


当我们太过于偏于一边,太过不及,在两边没有回到中道,没有回到中庸,没有回到平衡,那这个就是不平。当然,我们有的方法里面可能更多的是研究行为。 


那心平这个部分,研究的是内心的这种太过不及,不平衡,它会怎样变成我们身体上相应的症状。就像我们刚才所讲的悲伤肺,是飞星想入非非,影响到我们肺的功能,所以想的太多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若道整理及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分享到:
  宇宙天气 更多>>
  近期课程 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