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开始探究冥王星的含义之前,我还是想概括一下“社会偏见”的问题。在流行占星学里,我们会说木星和土星属于“社会行星”;我的解释是,这是由于这两颗行星所代表的心理功能,已经进入了“社会”,进入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之中——财富通过木星的方式掠得,人群按照土星的模式组织起来。 当“善良的”社会力量戴着一双“治愈”、“转化”、“正向表达”的眼镜来审查人们内心的冥王星能量时,就会得出一种被美化过的结论——夏娃性本善但被魔鬼引诱,或总结出力比多-性驱力等。 所以当有人和我说“我做了坏的事情”的时候,我该怎么说呢?当我们周围所有的逻辑,哪怕是语言本身,都在反对我们内心中这一层真实冲动的时候,它就真的变成了“邪恶”的事物了。 冥王星位于太阳系已知行星轨道的最外层,且是一颗极为奇怪的星球;它的轨道倾角过大,而且呈一个略微不规则的椭圆形;它有时会运行至库依伯带,有时又会进入到海王星的轨道之内。 在现代占星学的守护规则中,冥王星守护着水象、固定相性的天蝎座。处于稳固状态的水元素,让我们联想到冰这种形态。 水元素代表了我们的感受意识;当水元素处于这样静谧、深沉、永恒的状态时,清晰纯粹的真相才会出现。当我们把精神能量发挥到极致,汇聚于一点,“沉”下心来,我们才能“穿透”繁杂琐碎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内核中,从而认清那些被隐藏掩饰的、真正重要的东西。而驱动这样的行为发生的,正是天蝎座-冥王星的能量。 我们知道,潜意识之所以叫“潜意识”,是由于其伪装性,它不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的头脑说:“我要弑父娶母!”而只会以一种模糊的、潜移默化的冲动作用在我们身上。 让心理占星学研究者困惑和着迷的是,冥王星会以极其多样的“伪装”展现在人们的愿望中,让人怀疑这些动力是否仅来自同一种原始能量的作用。 这些貌似表面不同的心理动力背后,都藏着冥王星唯一的心理动力,即人类精神的深入驱力;这种深层心理动力很难从现实的事物与事件中归结出来;“性”是它的一种表象,伤害和恐惧也是它的表象,全身心的投入是它所谓的“正向”表达,趋向于黑暗与死亡的冲动是它被压抑着的表达。 在格伦佩里的心理占星教学中,冥王星能量被与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关联起来。 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直接关联,虽然在教学意义上,“偏执性人格”的很多行为确实是由冥王星能量推动的;但重点是,我认为心理占星学需要摆脱目前心理学学界对于“病态”认定的大框架。 冥王星人被说成“偏执”“多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确实有能力发现,事情并不是表面这个样子! 当然冥王星并不代表着“真相”本身,它是趋向于“真相”的能力,是深入调查与探究的动力;它也行发挥失常判断错误的时候。 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察觉到内心中一种深邃的渴望——我们愿意耗尽生命去做某些事情,这种愿望的直接表达就是:“我必须去做!”“如果我做不到我就去死。”假若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死的东西,似乎就同样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活着。 因此冥王星能量绝不满足于一般生活中的“假大欢喜”,它更愿意带来一些绝对真实的东西,手段即是伤害、恐惧、趋向于死亡,它对于生命中“活着”的部分已经厌烦,急切地想要学习“生命”反面的功课——被求生渴望所藏匿的真相。 如果他遇到那个有潜力的对方,他是不会允许“裂隙”、“秘密”或者“自由”存在的,最终彼此占有,同根同体,是冥王星人最大的满足。 处于困难相位的冥王星,会以一种激烈、直率、不计后果的方式,向对方提出“合一”要求,比如:如果你不接受我的好,我就死给你看、如果夫妻之间还存有秘密那就离婚吧! 以上所说的“控制“是基于情感或人格方面的操控;而生活中还有一种“有掌控力”的人,在事物上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他们也可能显现出冥王星的特征。这样的“掌控力”来自于对事物的深度理解,是“全心投入”的产物。 (若道君:后天发布冥王星与内行星相位的部分,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由作者授权发布于若道平台,欢迎转发,反对抄袭。
我担心会出现不准确的论断,我恐惧那种流于表面,写得臃肿而平庸,浮夸又虚妄,不能深入到冥王星人最根本的内心中。
总之这份答案不属于我的思想,它出现在这里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头史前怪兽,是脱离我们的幸福感、道德感而存在的,却也是集体潜意识最为慷慨的赠礼。
而天王星、海王星所代表的心理能量,则正在逐渐被社会所理解和接纳——离开群体单飞的人,离开现实遁入幻想的人慢慢不再被摒弃在心理占星学中。
行星距离意识中心——太阳越近,就是容易被人们(的主观意识)认可和接纳,越会成为社会中的一种“主要行为”;而冥王星,就是离太阳最远,最“黑暗”的那一片领域。
几乎所有人,包括那些心理学家、灵修者和善良的志愿者们,都会在非主观意识里排斥冥王星的能量;比如本能地害怕血,内脏和腐烂的尸体;比如对性行为有天然的羞耻和隐藏冲动;对伤害与死亡的远离……我们会认为这些事物与人类意识无关,而把它们冠以“魔鬼”的称号。
我们很想把这层黑暗神秘的能量“合理化”,塞进我们的“社会共识”中,但这却让我们彻底地远离了真相!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变成邪恶本身,而不是判官,才能理解它为什么那样做;而当我们真的进入到“邪恶”里面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这里本没有正邪之分。
想要包容冥王星,就必须跳出常识、逻辑、社会道德,做到“以万物为刍狗”,做到“我不是判官”。然而这篇文章只能用语言和逻辑的方式,来对冥王星进行阐述,我希望它不单只带来“合理化”——“理”即是对事物本体的抽离,我希望这能唤起一些我们心中一直被压制的,真正的“恶意”。
有人说冥王星不属于太阳系,也有人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范畴(依据的是冥王星不能清除轨道范围内的其他天体);但这些都和心理占星学的内在规则没有关系。
从托勒密时代开始,占星学已经与观测天文学分离,“行星”只是计算时间周期的指示器;就算我们用核弹把冥王星炸毁,或是将它推离轨道,也不会对我们内心的能量运行规律产生任何影响——外在现象反映了内在规律,但并不是决定了内在规律。
冰在自然界中,一般存在于“极端的”环境下:两极、地底、高山之顶或是深邃的宇宙;而冰的状态,似乎脱离了水的天性,变得坚硬,锋利,危险。另一种水的“不动态”乃是“渊”;在深入地底的井中,或是马里亚纳海沟——一些黑暗沉静之地,水元素处于一种不流动的状态。
同样地,在心理占星学的意识层级中,冥王星可以说是潜意识的最底层,冥王星的冲动可以伪装成各种各样的现实愿望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例如:“为了以后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这次一定要考试成功。” “外面的世界太危险,我不能让女儿离开我的视线。”
有的时候我们会调动内心全部的能量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把事情做成做好做到极致,这样的行为极其富有生命力;而另一些时候,我们则恨不得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毁灭;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人钟情忘我,恨不得耗尽自己来让别人变得更好;而转过头来,我们又希望这个人和我们一起体会最深最极致的痛苦。
我们将在下文中逐步将冥王星心理动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其深层原始动力关联起来。
“paranoid”本身是一个极富偏见性的词语,原词“paranoia”在希腊语里直译为“在心智noos之外para”,长期用来指代失心疯,癫狂之人。在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定义下,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猜忌与幻想,先入为主地猜测别人的意图(通常是恶意)。
为什么自然界中一种原始能量的某些表达形式,要被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专家定义为“病态”呢?为什么猜忌、把别人的行为想象成恶意,要被正常而普通的多数人扭送去“治愈”呢?(人不可能产生恶意吗?)这些都是社会过分组织化,同一化的产物。(若道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但若道君支持多种观点的表达)
这源自于冥王星最原始的“深入性”,冥王星人是最容易看到“真相”的一群人:事情真的可能变坏,别人真有恶意(有恶意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些都是周遭的大部分人群看不到或选择性无视的。当他们的预言真的实现时,旁人便收起了“偏激”的控告,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人直觉好强!”
当冥王星处于困难相位(合相、四分相、对分相),或大环境压迫过强时,案主会展现出不可控且不准确的怀疑,此时的冥王星处在一种“为了反抗而过分发挥”的状态,可能会持续给案主带来不必要的烦扰。
不过,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需要认可和包容自己的怀疑倾向,在现实中向着怀疑的方向落地实践;否认和将之“病态化”只会让心理能量愈加失控。
在经历了若干这样的情绪后,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渴望就在于“耗尽生命”这件事本身——我们需要把自己运用到极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想把最困难的那部分做到。
这就是冥王星人内心里无处安放的“挖掘机”,越是艰难险阻,就越是不肯放手。我见过相当多的冥王星恋人,放着倒追自己的不要,必须要和那个不知什么原因拒绝自己的人死磕到底;然而一旦那个人回心转意,就又瞬间觉得人生相当无聊。冥王星人大多都有一个心结,里面装的都是自己没有去做的事情。
冥王星人的人生总是极其坎坷曲折,充满着打打杀杀和生离死别的剧情;我遇到的冥王星人总是会遇到最困难的情况,如若不是,也会被自己想象得惊心动魄;有时他们自己也会想:为什么自己的人生这么难?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徘徊在生死决绝的边缘?
然而当他们回头去看,如果他们没有遇到这些事,如果他们仅仅是度过了平凡简单的一生,他们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活过——他们最引以为豪的直觉,冷静,危机解决能力完全没有出场。换句话说,这样的生活就是被我们的内心能量召唤而来的。
相对于平凡易见,可以拿来做重复试验的自然科学来说,心理学提供了深不可测的研究深度,我们意识之下的隐秘之物,确实让自带钻头的冥王星人着迷;他们很早就会发现人的心意变幻莫测又很有规律,实在是值得思索研究一番。
当然在现实中的其他工作上,冥王星人基本也都会研究透彻;只不过一般性的事物规律浅薄,他们一旦弄懂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拿吸血鬼题材的创作动力来举例,普通人会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他们对坟墓、鬼怪、黑夜和痛苦有着生生不息的好奇?难道欢快与丰富的白昼不能满足他们的生命吗?明知危险,他们还要去走入漆黑的洞穴,他们期望找到什么呢?是死亡与终结吗?死又与生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呢?
这和冥王星向下深入的动力不谋而合——那些看不到的未知事物,即代表着恐惧,或许同时还带有一丝兴奋的向往。死亡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其永恒的未知,我们无法将意识的触手探过这层帷幕。
但拥有冥王星力量的人,是最有意愿突破这层屏障,去看看在这之后还有什么的人——一切隐藏在黑暗处的事物都在吸引着他们,而死亡也是其中之一。
——苏格拉底
——查拉图斯特拉(尼采)
只不过这样的内心驱力距离我们的文明准则过于遥远,即便是冥王星人也会把它压制在潜意识深处,而通常以假想或者梦境的方式显现出来。
有些人会梦到地底生物、内脏、伤害性事件或是在黑暗中探索;有些人则想经历濒死体验,寻求危险刺激的运动项目;还有些人在冥王星能量爆棚的时候,会主动伤害自己,他们想体验疼痛,想看到自己流血,幻想着自己死后的感觉。
几乎所有人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从来没有教过他们,却告诉他们这是有害的、不正常的,劝他们压抑自己的冲动,劝他们“活着”。
笔者想在这里对所有的冥王星人说,任何自然产生的心理冲动都是有其自然根源的,都是合理存在的,生不是“对的”,死不是“错的”;你可以遵纪守法,待人友善,但请不要在内心对自己说:我的这份冲动是邪恶的,是不该有的,压抑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有相当数量的来访人向我坦言,自己曾有过杀死亲近之人的念头,或是“恨不得他去死”的刻骨仇恨。在自然界中,狮子杀死羚羊吞噬其血肉,没有人觉得它不对;病毒会让生物得病死去,蠕虫会吞噬其尸骨,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循环。
死亡、伤害、恐惧在这种循环中都是有意义的存在,没有天敌的种群会消减,失去危机感的人会堕落腐化;生物之间的相互猎杀、欺骗、吞食,亦或是憎恨与争名夺利,都是自然存在的,如果用人为的判断去干扰,压制,只会使该来的迟到,且加倍猛烈。
冥王星人的痛苦,很大一部分不是源于自我矛盾,而是源于社会道德中“善”的压迫。
不过在几年前,一位在美国进行儿童早期行为研究的人告诉我,在了解性的相关概念前的儿童,已经对性的相关信息和活动有本能的不适反应;性的暴力与侵犯,会对他们产生远高于其他暴力行为的长远影响;换句话说,人类天生会对“性”产生不适甚至恐惧的反应,即便我们理智上还不知道那是什么。
如果把这个精神集合体比作一只章鱼的话,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就是它的触手,是这个“大意识”的一部分。这个理论在一些古代神话和现在的玄学原理中有着广泛共鸣,也可能被一些特别的人体会到。
而冥王星的力量,就是人类精神“寻根”的冲动,如果我们要往深了走,就必然放弃个体,走向彼此结合;这个过程体现在生物层面则就是性行为。我们都听闻过那些在交媾之后吞食对方的动物,以及雌雄同株的植物——这些是精神世界在现实层面的象征。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法得知潜意识的内容,只是感觉到害怕。基于这样原始的恐惧,许多宗教和社会道德都把性行为认定是“不洁的”、“有罪的”;但现代的精神分析中相当多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对于性的压抑才是导致精神问题的根源(比如天主教的修道院才是性侵犯的高发区,他们最讲究“圣洁”)。
正视“性”,承认它是我们生理和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把它当作禁忌也不把它当做娱乐,带着恐惧和羞耻接近它,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去完成的事。我见到的冥王星人对于性有着高度的关注,如果这种关注是无意识的话,也会把相关的事件拉向他们的周围。
拥有紧张相位的人在早年可能经历过关于性的伤害性事件,这让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在潜意识中排斥冥王星的能量,例如经常感到身边的人将要伤害,占有或操控自己,总是认为世界充满了危险,或认为自己某些部分是“肮脏的”。
我们的直观感受是,冥王星人对于亲密关系投入,有着别人不可企及的深度,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如果我认定你,我就会把自己的一切给你,同时你也要把你的全部给我;如果我们分离,那我一定会毁灭我们两个人!这样的情节也可能延伸到家庭关系,社交关系之中;例如有的母亲会产生“宁愿杀死孩子,也不愿孩子学坏”的想法。
当然这种判断过程形成于潜意识层面,而在大多数冥王星人的表层意识里,他们会觉得:我这么在乎你,而你却没有按我的期望去做,我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我之所以包办你的一切,是因为我已经把你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难道有人会放任自己的手脚去自由行动、离开自己么?
这是由于处于压力或被压制的冥王星能量,缺乏对现实感知的弹性,不知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成自己的最终目的,只能去激烈地释放。
而那些处于柔和相位、“聪明的”冥王星(他们也抱有一样的目标),则会用“软操控”来潜移默化地达成这一点,比如建立和对方之间的深度信任,比如洞悉人心,深入地理解别人;一些冥王星人很喜欢和他人进行“心灵游戏”,交换彼此的秘密,沟通隐藏的感受,其实这就是一种“精神合体”的有效方式。
普通人可能会惊奇,为什么有的人对着难题看一眼,就知道其精髓所在,只是因为这一眼就浓缩了注意力的精华,一秒钟的“全心投入”就足够理解事物的规律,这某种程度上确实的是天蝎座-冥王星人的天赋点。